您现在的位置是:文章星斗网 > 探索
财经聚焦|从上市银行年报看“钱去哪儿了”
文章星斗网2025-07-09 06:09:53【探索】3人已围观
简介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题:从上市银行年报看“钱去哪儿了”新华社记者李延霞、吴雨、张千千随着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陆续出炉,银行业资金流向变化引人关注。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吸金”多,科技创新、小微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题:从上市银行年报看“钱去哪儿了”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财经从上吴雨、聚焦张千千
随着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陆续出炉,行年银行业资金流向变化引人关注。钱去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吸金”多,财经从上科技创新、聚焦小微企业等领域贷款增长快……在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行年背景下,上市银行的钱去信贷投放总量攀升、结构优化,财经从上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经济的聚焦脉动。
重大项目、行年制造业“吸金”多
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2.12万亿元,钱去同比多增2433亿元;新增贷款2万亿元,财经从上境内人民币贷款比年初新增1.38万亿元,聚焦均创投放的行年历史新高……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多家上市银行的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图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在点钞。(图片来源:新华社)“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举措。”工行行长廖林表示,去年工行信贷投放稳步增长,围绕跨周期调节安排投融资总量、节奏和结构,助力经济恢复发展。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哪些领域?从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国家重大项目、制造业等领域是吸引资金的“主力”。
2021年,工行项目贷款增量超过7000亿元,同比多增近462亿元;建行新增基础设施贷款7331亿元;农行新增重大项目贷款6738亿元。
信贷资源不断投向制造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21年末,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197亿元;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24亿元。
在贷款结构方面,一直是企业融资痛点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2021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4.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6%。
值得关注的是,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背景下,零售贷款成为不少银行信贷投放倾斜的方向。
2021年末,零售贷款比年初增加1619亿元,与对公贷款的增加额度基本相当。2021年包括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小微贷款、消费贷款四类产品的零售贷款累计增长3066亿元,占当年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二以上。
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领域贷款增速突出
梳理年报可以看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贷款增速比较突出。
2021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工行、中行的增速超过50%。
银行信贷的投放,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自身定位、资本约束、安全性效益性的考量以及政策导向等。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鼓励下,银行业正在打破传统信贷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控制风险和成本,努力实现小微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中行副行长王纬表示,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服务小微企业,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行2022年初步计划新增普惠金融贷款3000亿元。
服务创新型企业,对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业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银行业正在谋求破题。
数据显示,2021年末,工行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均突破1万亿元;中信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较2021年初增长70%。
建行表示,该行为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构建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依托知识产权大数据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将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转化为切实的金融资源。
此外,梳理年报可以发现,围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各大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1年末,农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9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30%;中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各大银行业绩发布会释放的信息看,2022年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较高,多家银行信贷增速目标设在两位数。从前两个月的信贷投放情况看,靠前发力、精准发力的特点明显。
“到今年2月末,交通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多增778亿元,贷款投放较快主要得益于我们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落实贷款项目储备工作。”交行副行长郭莽介绍,该行初步安排今年人民币贷款增幅在11.5%左右。
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截至今年2月末,农行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6304亿元,同比多增796亿元。预计今年农行贷款投放增量高于去年水平,增速高于10%。中行副行长王志恒也表示,预计今年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不低于10%,切实发挥国有大行的稳定器作用。
从未来的资金流向看,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仍是各大银行资金青睐的重点。
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供血”能力和效率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银行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适配性,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很赞哦!(745)
上一篇: 涨价!月销量连续冲过20万辆大关,比亚迪打出什么牌?
下一篇: 银行借势世界杯花样营销黏住用户
相关文章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赚了10个亿,分红10个亿!《羊了个羊》背后公司大手笔,实控人拿走3亿,公司股价三个月跌去38%
- 经济前景黯淡,但欧元区企业信贷热度不减
- 抽水蓄能电站近期装机量大增
- 海通证券:维持腾讯控股优于大市评级 合理价值417.26-480.15港元
- 新东方2023财年第一季度营收7.45亿美元 同比下滑43%
- 富满微第三季度扣非净利亏损超2900万元 5G射频芯片前景遭质疑
- 国办: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 赞助金额超越美国企业!中国“企业队”能赚到真金白银吗?
- 两年减少超千家 谁还在增资小贷公司?未来如何提升服务实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