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垄断,知网被立案调查
近日,涉嫌垄断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知网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被立
光明日报评知网被立案调查:释放对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重要信号
维护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公平竞争
促进行业规范创新健康发展
近日,案调市场监管总局在前期核查的涉嫌垄断基础上,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知网这是被立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案调重要举措,对维护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的涉嫌垄断公平竞争、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知网推动创新发展、被立保护以作者和读者为主体的案调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涉嫌垄断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知网应当依法立案调查
学术文献是被立以智力成果为内核的知识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文献数据库汇聚学术文献,借助数字技术对学术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数字化处理,实现检索查询精准化、在线阅读和下载便捷化,将文献信息服务升级为知识服务,成为汇聚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服务知识创新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应当肯定的是,知网在中文学术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市场不断创新和开拓,成为我国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学术文献数字化服务平台。但同时,知网在经营过程中涉嫌实施垄断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启动调查程序,十分及时和必要。
据了解,知网收录的中文学术文献种类与数量、期刊数量以及独家期刊的数量和质量、用户规模及覆盖率、用户依赖程度、市场销售额等均长时间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在学术文献收录和服务协议中设置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无论是采购学术文献还是销售知识数字化产品的价格几乎不受竞争约束。根据分析,基本可以认定知网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综合各方面信息,知网与大量期刊、高校签订独家协议,限制它们与其他第三方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平台合作,锁定上游优质学术资源,人为制造知识流动壁垒,使其他竞争者难以与其开展公平竞争,影响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同时,知网通过低价收录、高价出售的方式获取超高利润,在缺乏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连续多年大幅提高数据库价格,增加了用户的负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知网的上述行为破坏了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妨碍了学术文献传播和知识分享,损害了知识创新的生态环境,背离了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初心,引发了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界的极大忧虑。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开展反垄断调查,制止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的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让期刊、作者以及机构用户和读者有更多的选择,保护以作者和读者为主体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旨在促进相关行业发展乃至整个学术生态环境改善和创新发展,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对知网立案调查释放出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重要信号
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稳就业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平台经济的规范治理,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查处了一系列重大典型案件,着力解决了平台经济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竞争问题,以监管规范促进持续健康发展。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知网是典型的平台企业,对其立案调查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常态化监管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向市场释放清晰明确的信号,让市场对法治建立起更加可靠、稳定和持续的预期,增强平台企业的自我合规意识,引导和激励平台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开展高水平竞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常态化的反垄断监管,持续净化平台经济领域的竞争环境,优化创新机制,保障平台经济更加健康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平台经济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繁荣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多措并举推动学术文献数据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开展反垄断调查,根本目的在于规范知网的经营行为,尽快恢复相关市场竞争秩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同步完善和改进相关机制和措施: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注重加强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执法的统筹协同,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与科技政策、科研政策、版权政策的协调,形成监管规范和支持发展的合力。在发展模式方面,积极在学术文献数据库市场引入竞争、培育竞争、扶持竞争,打破传统的学术数据资源垄断,推动形成多元、充分、有效的竞争格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数据库服务。在监管措施方面,注重综合运用硬性和柔性相结合的梯次性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知网等大型数据库的行政指导,督促和引导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在行业发展方面,积极研究探索公益性学术平台建设方案,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的有机结合,更有效地破解知识获取成本高、信息交流共享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供给能力,打造良好学术生态,推动知识共享、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不断提升。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休闲)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千亿新能源牛股恩捷股份“爆雷”,华夏基金郑泽鸿、嘉实基金姚志鹏一天浮亏近亿元
11月22日开盘一字跌停。恩捷股份11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和副董事长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调查。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详细]
-
新房成交豪宅化?二手房成交大增?房租大涨?复工三周的上海楼市真相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哪怕市场被疫情耽误了整整2个月,上海的房价涨幅仍然领跑全国。一键回暖之后,市场对上海楼市的传言充满了各种期待:豪宅成交火爆、房租大涨、新房一房难求……的确,沉寂了许 ...[详细]
-
【长三角三省一市国有资产总额突破61万亿】《科创板日报》23日讯 在今日举行的后疫情时代长三角城市国资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透露,长三角区域是我国国资国企改革较早探索先行的 ...[详细]
-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董兴生 两家总市值都超千亿的公司,因重签供应合同,在二级市场获得了截然相反的对待。6 月 22 日晚间,SH600010,股价2.45元,总市值1117亿元)公告,拟与SH6 ...[详细]
-
今年10月以来,沪指连受3000点考验,多家基金公司、券商资管机构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不仅以“真金白银”彰显对A股的信心,也为市场带来了丰富的增量资金。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参与自购行动的基金已超过百家 ...[详细]
-
元宇宙“点燃”虚拟服装:千元“买皮肤”,百元发售价被炒至万元
编辑 王进雨“元宇宙”的魅力,正蔓延至虚拟服装,并成为一门生意。“虚拟时空里,金属可以长出花瓣,波浪可以织就裙摆,水晶可以反重力倒流,而你,可以变装成任何模样”。新京报财经记者发现,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 ...[详细]
-
最近,比特币跌得非常厉害。 截至20日上午,比特币已经砸穿了2万美元关口,跌至过去18个月以来的新低,很多人赔得连裤衩子都没了。·现在涨回来了一点15万炒币的投机者,在24小时之内接连爆仓,损失总金额 ...[详细]
-
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审议金融单位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报告有关精神
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审议金融单位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报告有关精神。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金融单位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报告,对推 ...[详细]
-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百城将公积金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至20%,包括四川成都、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等城市。此外,多地房贷利率创历史新低。多城降低首付比例部分城市近期出台了新一轮的稳 ...[详细]
-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6月21日下午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5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