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国指数季度调整9月1日生效 业界认为年内外资将持续流入A股
炒股就看,中国指数权威,季度将持专业,调整及时,月日业界全面,生效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认为入
MSCI8月份的年内指数季度调整将于8月31日收盘后实施,9月1日生效。外资根据历史经验,续流为减少指数跟踪误差,中国指数被动型资金通常会在8月31日调仓。季度将持
今年以来,调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月日业界外资亦主动加仓A股。生效数据显示,认为入截至8月30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555.42亿元。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认为,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北向资金仍有望继续净流入。
新能源产业链持续获青睐
年内已有15家被纳入
本次指数调整,涉及A股的有MSCI中国指数、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和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其中,MSCI中国指数的调整最受关注。因为目前仅MSCI中国指数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体系,一旦股票进入MSCI中国指数,便意味着进入了MSCI全球标准指数系列,有望迎来大量海外被动资金。
具体来看,MSCI中国指数新增7只A股标的,、、、、、、,无A股被剔除。MSCI原则上会按照流动性、公司市值、行业代表性等要素选股,其中流动性是最关注的指标。
“此次MSCI调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市场流动性、市值水平、行业代表性等受到市场的认可。”谈及公司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藏格矿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
从行业来看,新纳入的7只股票中,新能源产业、化工类公司较多。从业绩来看,截至8月30日记者发稿,7家公司均披露2022年半年报,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天齐锂业、藏格矿业、盐湖股份、云天化和招商轮船净利润增长超过100%,分别为11937.16%、438.01%、333.09%、120.48%和105.99%。
“从个股来看,MSCI以业绩为导向,新纳入的成分股大多年内利润快速增长,企业盈利水平较为可观。”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来看,首先是新能源行业,在“双碳”目标下,国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行业景气度较高,随着政策持续发力,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其次是化工行业,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振上游化工原材料需求,带动产业链利润上涨,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MSCI持续纳入新能源股,加上8月份新纳入的7只,年内纳入44只A股,其中15只属于新能源产业链,2月份、5月份和8月份均纳入5只。
11月10日,MSCI将公布下一轮指数调整结果。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代表了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方向,预计会更加受到市场欢迎。
陈雳预计,11月份MSCI或继续将部分新能源标的纳入指数中。主要原因是,在“双碳”背景下,我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再加上全球能源危机愈发严峻,新能源产业行业有望延续高增速。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提振外资信心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外资看好中国市场,持续买入。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部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脱钩风险的担忧加剧,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趋势不改,跨境资产配置需求依然存在。
“今年以来,沪深港通交投活跃,北向和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分别为9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表现优于大多数亚太区域市场。”付思预计,全年北向和南向资金分别净买入25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北向和南向净买入分别将达到16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
今年以来,为优化外资投资环境,资本市场推出多项改革举措:2022年1月份,货银对付改革启动,将增强结算体系安全性;2022年8月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启动,有助于提升交易效率,更好保障交易连续性。上述改革举措均有望进一步吸引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也是MSCI公开表示提高A股纳入因子比例的考虑因素。
自2019年MSCI将A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0%后,再无提升。MSCI曾多次表示,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因子,需要四大问题得到完全解决之后,包括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结算周期、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假期安排,以及在互联互通机制下需要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
今年6月份,MSCI董事总经理暨亚太区研究部主管魏震在接受采访时重申上述四点问题,在“结算周期”问题上提及“在全球市场范畴下,中国A股还不是一个货银对付的市场”,在“假期安排”问题上,则表示“有时A股还在交易,但通过互联互通不能投资A股,这对投资者而言可能产生风险。”目前,两项改革均在推进中。
在“丰富外资对冲和风险管理工具”方面,2021年,港交所上线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
MSCI何时提升A股纳入因子?陈雳表示,短期内,提升A股纳入因子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近期,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宣布正式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日历,预计当前无法交易的天数将减少一半,更好满足了境内外资金的投资需求。可以看到的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正不断深化,随着以上问题逐步解决,MSCI有较大可能性提升A股纳入因子。
(责任编辑:综合)
-
当地时间11月21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英国工业联盟CBI)年会上态度坚决地表示,英国不会在“脱欧”后谋求任何“与欧盟法律接轨”的英国-欧盟关系。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21日报道,苏纳克在会上表示 ...[详细]
-
2023年的复苏是“非典型”复苏2.0。时至年末,多家机构对明年的经济发展作出展望。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回暖,新经济发展或更为亮眼。在21日举办的媒体会上,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若 ...[详细]
-
财信吉祥人寿股权变局:拟增资7.83亿元、引入两家国资新股东,反对票数约占两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蓝鲸保险关注到,近日,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吉祥人寿”)披露其增资扩股方案,拟在部分现有股东参与增资的基础上,引入两位外部投资者。而在中小保险公司增资发债、引入战 ...[详细]
-
□记者 周科 陈宇轩 深圳报道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日前在深圳举行,1302项新产品和407项新技术首次亮相,涵盖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数字经济、5G商用、物联网 ...[详细]
-
经过协调,给小区业主临时停车的空地业主车辆被堵在小区门外小区地下车库空荡荡的“没买车位,不允许开车进小区!物业这么干,不就是变相逼迫我们去买车位吗?”近日,南京通宇林景兰园小区多名业主拨打扬子晚报/紫 ...[详细]
-
同样是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类型的医院在疫情之下的遭遇却是冰火两重天。在民营医院整体亏损危机持续蔓延之际,眼科医院益发彰显一枝独秀。以龙头企业300015.SZ)为例,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再创历史同期 ...[详细]
-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长三角五城市有了行动指南。11月21日,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 ...[详细]
-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目前,生物医药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在这个转型升级关键期,面对市场挑战,生物医药行业该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如何加快创新破局与突围。当下,上海正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据法新社伦敦22日报道,英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展示英国“脱欧”之后的创造力的活动在8个月内的访客数不足300万人次,因此面临着浪费纳税人金钱的指责。报道称,这个艺术与科学节于3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近期,油脂板块整体出现回落,油、豆油、菜油期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文华商品油脂板块指数自11月7日从222.63点一路走低,截至11月23日收盘报于208.01点,跌幅近7%。“近日油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