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还需下足“功夫”
原标题: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还需下足“功夫”
康师傅一款老坛酸菜方便面的功夫外包装。□ 戴先任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康师“土坑酸菜”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强的傅老视觉冲击,关联企业康师傅、坛酸统一等连夜致歉,菜面康师傅股价大跌,货架还需老坛酸菜方便面也纷纷下架,下足康师傅、功夫统一等关联企业的康师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然而,傅老时隔仅一月,坛酸据媒体报道,菜面在云南昆明部分超市,货架还需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下足还有官方文件“背书”。功夫不仅如此,康师傅官方旗舰店也已重新上架了老坛酸菜牛肉面,在北京多家超市,近日也开始有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在售卖。
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是其受损的品牌形象已经恢复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土坑酸菜”事件过去仅仅一月,消费者对“土坑脚踩酸菜”的画面仍记忆犹新,很多消费者对老坛酸菜方便面仍持排斥心理,对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纷纷吐槽。那老坛酸菜方便面这么快就“复出”,凭恃的是什么?
云南昆明部分超市上架的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搬来了“文件救兵”,但从文件内容来看,不过是一份地方行政建议书。这样的地方行政建议书生效范围仅限于本地,如出具行政建议书的嵩明县市场监督局的检查对象仅为康师傅昆明分公司的2家供应商,没有对全国各家供应商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查。这样的行政建议书也并非是出具给消费者的,而是出具给检查对象的。
实际上,只要商品无质量问题,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也似乎无可厚非,不应过于敏感。而被曝光的“土坑脚踩酸菜”的湖南企业,也并非康师傅唯一的供应商,如果现在的供应商并没有问题,商品质量没有问题,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更是顺理成章了。
但众所周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是一个漫长且不易的过程,但走错一步就可能毁掉口碑形象。在品牌形象严重受损之后仅一个月,老坛酸菜方便面就重回货架,招致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正是因为消费者是有记忆的,消费者的心中对老坛酸菜方便面还难以接受。所以,就算有官方文件“背书”,也仍难过消费者的“口碑关”。
消费者的“记恨”,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倒逼,提高了企业挽回受损品牌形象的成本。不管是消费者的“记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的惩治,都提高了企业的违法违规成本,都能形成一股倒逼企业向善向上的力量,而消费者的“记恨”,更是一种无形的惩治力量。商家只有诚信经营、用心服务、小心呵护品牌形象,才不会“被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并非不可,但距离“土坑酸菜”事件时间太短,企业要想让消费者重新认可自己的品牌,就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天真地认为消费者能够迅速接受自己。面对受损的品牌,企业要进行品牌形象重塑,要让消费者看到企业的诚意,要做好全过程品控,比如,加强对老坛酸菜方便面酸菜包生产过程的监管、让生产过程透明化,让消费者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才能慢慢重塑受损的品牌形象,也才能避免“土坑酸菜”问题的一再出现。
就此而言,康师傅这么着急让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选错了时机,或是低估了消费者的“记性”。消费者对此不“买账”,意味着康师傅还要为此承担“土坑酸菜”事件造成的品牌形象受损后果,“土坑酸菜”事件不可能因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而一笔勾销。
另外,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要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尽好自己的监管责任。比如,“土坑酸菜”事件,如果不是媒体曝光,问题可能仍难浮出水面。面对舆论对于当地监管部门是否存在监管责任缺失的质疑,此时,监管部门更要站稳自己的立场,避免“瓜田李下”。
引发广泛关注的负面事件不是那么好“翻篇”的,相关企业既要诚心道歉、弥补消费者的损失,更要真正吸取教训、弥补管理漏洞、加强质量管控、严把质量关,才可能过了消费者的“口碑关”。挽回受损的品牌形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要重回货架,重新让消费者接受自己,还需表现出充分诚意、下足“功夫”。
(责任编辑:知识)
-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1日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简称“规则Ⅱ”)自2022年起实施以来,在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截至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闫妍来源:华尔街科技眼ID:hejkjy)立志冲击中国家庭服务平台第一股的天鹅到家,提交招股书后不足月,即被爆出IPO搁浅的消息。近日,据接近公 ...[详细]
-
美国民调机构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油价高涨,三分之二的美国受访者考虑改变出行习惯——在1392名受访者中,66%的受访者称将会改变他们的日常驾驶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驾车出行。目前,全美普通级别 ...[详细]
-
“医”“食”“美”“安”!首部五年规划给生物经济发展“划重点”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王悦阳、杨思琦)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聚焦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提出发展生物医 ...[详细]
-
逾7亿元资产遭查封冻结拒绝披露 ST星源八名董监高被警告及罚款
见习记者 李雯珊上市近32年的“老股”,最近因为重大违规操作受到监管部门处罚。11月21日,ST星源发布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收到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 ...[详细]
-
经济日报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前布局、靠前发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前,面对新的挑战,需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下一步,如何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大对 ...[详细]
-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5月10日上午10时许,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防卫省本部举行了例行记者见面会,岸信夫在记者会上提到,自卫队监测到包含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在内的8艘舰艇编队在5月2日穿越宫古海峡进入太平 ...[详细]
-
龙迅股份供应商及客户集中度“双高” 存货规模较大拟募9.58亿为总资产3倍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主动撤回IPO申请一年多之后,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迅股份”)重新递交招股书,再次向科创板发起冲击。与前次不同,龙迅股份此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58亿元,较前 ...[详细]
-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扎波罗热核电站关键设备暂时无恙!“黑五”将至,欧美股市在等待……
当地时间周一,市场避险情绪不减,欧美股市表现疲软,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纳指跌超1%。当前市场高度关注即将于本周公布的美联储11月货币政策纪要,从而判断美联储下一步的加息路径。此外,本周美国将迎来传统 ...[详细]
-
财联社5月10日电,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汽车总裁沈亚楠说,4月1日的涨价已经考虑到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所有可预见的成本的上升,“目前这一阶段,还没有涨价的必要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