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VIP,“刀”痕累累
原创 李哩哩 嘉荣 新熵
超前点播被叫停后,刀不能合理抢“钱”的优酷长视频平台,开始抢“人”了。累累 优酷在行业一轮又一轮地“涨价”自救时独善其身,刀却又在一次次“老活新整”中绞尽脑汁。优酷
继超前点播、累累付费花絮之后,刀优酷最近向拼多多看齐,优酷在独播剧《我叫赵甲第》中面向VIP用户,累累开放了“邀请五名好友,刀提前解锁剧情”的优酷追剧新体验,并且每位受邀者在活动期间只能助力一次。累累 引起舆论争议后,刀官方客服回复称:“邀请好友助力”活动仅限于第23、优酷24集,累累其他集数仍未推出相应的活动。
想要靠一部热播剧集实现用户量的增长,优酷的路子似乎走歪了。 被好友们“解锁”的第23集互动区里,讨论数量激增,一边倒的负面评论,甚至有网友趁着群情激奋的氛围,推出号称“直通大结局”的观剧群引流。
“挟内容以令观众”已经成为长视频网站的常规操作,同样的逻辑表现形式却不尽相同,有的靠涨价,有的只能靠整活儿。
爱奇艺、腾讯视频会员破亿,热剧不断;芒果TV风格明显,圈层相对固定;而优酷依附阿里生态、用户增长缓慢,内容不温不火,所以腾爱芒相继涨价,涨不动的优酷只能在昙花一现的热门剧集上费力做文章。
有了“赵甲第”,就会有“赵乙第”“赵丙第”,涨不上去价的优酷想续命,缺的不止“五个好友”。
砍向VIP的,不止一刀“
以前的VIP用户体验是随心所欲,现在的体验则是砧板肉鱼。” VIP看剧也要“砍一刀”的消息一出,在社交平台上,优酷会员们纷纷感叹“一入会员深似海”。
“我叫赵甲第,是我爷爷翻了一晚上康熙字典查出来的”,在得知充了钱还要邀请好友才能观看新剧集的消息时,VIP们的心中估计只会冒出“我叫韭菜,是平台辗转数日都想割下的”这种想法。相比剧中大男主赵甲第骄傲自豪的神情,优酷会员们的脸色恐怕并不好看。
此前长视频平台们举起手中的镰刀时,往往是“天塌下来先让个高的试试”,但优酷本次试水却挑了尽管热度排名较靠前,但演员和导演本身没有什么天然流量的《我叫赵甲第》。
灯塔数据显示,在优酷近日上线的剧中,排名热度第一的是由迪丽热巴和任嘉伦主演的《驭鲛记》,也是平台今年首部热度破万剧集。但优酷既没有选择排名第一的剧集,也没有选择打着正剧旗号的《山河月明》,独独相中了平台内同期稍逊的“赵甲第”。
导演和演员阵容都不出彩的“赵甲第”,最大的光环是原著出自当年男频网文大佬“烽火戏诸侯”,最知名的作品是去年一播就扑的大制作《雪中悍刀行》。 而《我叫赵甲第》制作完成已经是三年前的光景,直到今天才出现在观众的视野。粗糙的拍摄手法,颇有年代感的场景布置,以及老套的剧情,无一不提醒着观众这部剧的古早。
就是这样一部土嗨剧,当前全网网剧排名第四,在优酷的独播网剧中排名第二,历史最高实时播放率一度达9.57%。只能说爽文依然有市场,优酷把“砍一刀”新体验,安在这样一部观剧群体特征明显的剧集上,并不是心血来潮。
平台客服回应称活动仅限于该剧的第23、24集,其他集数仍未推出相应的活动。足以看出优酷的小心翼翼。
但从目前来看,优酷想要的,赵甲第可能还给不了。 在内容赛道上,用户的社交压力远比在电商赛道上更重。优酷选择类似拼多多的“砍一刀”,逼迫用户让渡社交价值换取观剧便利,是险招也是昏招。 实际上,优酷砍向VIP的,不止这一刀。不过刀刀对准VIP,刀刀未能如愿。
去年1月,优酷把“超前点播”的期望,寄予了章子怡第一部电视剧《上阳赋》。或许对“钱途”太过急切,68集的剧刚播到第25集,官方便开启了超前点播,每集3块钱,按此价格算下来超前看完整部电视剧需要付费132元。
刚开始姿态摆得有多高,后面打折就得有多狠。3块解锁不过一周,优酷又搞起打折促销,当超前点播开启到31集时,优酷宣布降价为1元一集。
而优酷从来不放过任何一根羊毛,彼时《山河令》的剧迷们,被平台薅了一波又一波。优酷尝到甜头,在刚播放完全剧的一半时,就上线了“超前点播”模式。除此之外,优酷还特意做了两版大结局,一版为悲伤正片,一版为圆满“3元付费”篇。
在大结局之后,《山河令》演员们在社交平台抒发着依依不舍之情,不断喊着“江湖再见”。随后,优酷就上线了独家未公开花絮“浪记”江湖系列,每天更新,一天一集。 情节不是那个情节,但规矩还是那个规矩,一集1块。
和正剧不一样,花絮只有6分钟的时长,总共七集。但观众们或许没想到,再见容易,只是需要付费。 云合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优酷上线超前点播剧24部,点播比例为34%,居各家平台之首。但好景不长,2021年8月,上海消保委、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指出,超前点播模式涉嫌捆绑销售、漠视消费者选择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最终导致“此路不通”。
用户的观剧自由并没有得以实现,优酷一直在变着花样“付费点播”,本身上线“砍一刀”应该是出于对《我叫赵甲第》的看好,在其身上寄予了“拉新”的希望,但从会员们的反应来看,不仅没能激起用户们的观看欲,反而背上了不少骂名。
当前长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增长见顶,新用户增长减缓,如何笼络老用户们的心智成了重中之重。此时更是敏感期,稍不注意,一旦用力过猛,轻则引起吐槽,重则可能反噬用户忠诚度,得不偿失。
尽管人生一波三折,赵甲第一直秉持着“人要有所执,方能有所成”的信念,最终成功蜕变,对于优酷而言,应亦如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长视频穷了,优酷慌了
长视频平台不是第一天穷了,在行业亏了1000多亿后,终于有人把“降本增效”提上日程。 从缩减剧集项目开始,爱奇艺裁员、腾讯优酷高管发朋友圈感叹“过会难”、横店剩八个剧组开工……所有晦暗不明的消息指向同一个事实:不烧了,没钱了。
互联网整体退潮,深水区裸泳的不止优酷一家。但优酷的难题在于,不仅缺钱,还缺用户。 选秀叫停,综艺节目出头不易;耽改停摆,剧集内容突围更难。增量市场成本高企,只能在用户存量上短兵相接,而这正是优酷久攻不下的阵地。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爱奇艺、腾讯、优酷月活数分别为5.0亿、4.9亿、1.7亿,芒果TV和哔哩哔哩MAU分别达到了1.9亿、1.8亿。行业前五家视频平台,优酷已经来到吊车尾的位置。
会员数量和月活量基本成正比,爱奇艺、腾讯先后破亿,芒果TV和B站紧随其后,优酷近三年再没披露过具体会员数量。
按照“人随剧走”的浅层逻辑,爆款难出的优酷大概率没有亮眼的数据。 用户增长的难题找不到明确方向,长视频业态竞争已经来到下半场。内容行业的“二八效应”决定,掉队的选手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烧钱的版权剧,平台越来越买不起,自制剧成了新的出路。而比起靠天价内容成本养起来的爱奇艺和财大气粗的腾讯,与优酷深度绑定的制作公司并不多,头部的更少。
爱奇艺烧钱烧出了有口皆碑的迷雾剧场,虽然部分剧集不尽如人意,但仍有大量观众买账。综艺厂牌里,米未传媒依旧是爆款制造机般的存在。
国内六家头部影视公司,腾讯参与投资的就有新丽传媒和耀客传媒两家,新丽传媒更是在2018年就已经卖身阅文集团。
近几年的新兴影视/综艺制作公司,也或多或少都有腾讯的身影。据 IT 桔子统计,截至今年 3 月,腾讯投资持股的影视/综艺制作公司已多达近 20 家,包括从芒果TV出走的资深制作人何忱、以及导演管虎的公司七印象。
而与优酷关系匪浅的乐华,擅长业务是艺人经纪,选秀节目大行其道时,为优酷输送了大量人才,而今也只有王一博能撑门面。冲击港股IPO的耐看娱乐,背靠阿里,最知名的投资案例是《你好,李焕英》,制作重心在小成本网剧上,很难担当优酷的内容重任。
三年前高层动荡的余震仍在,优酷的精兵强将并不多。年初还有传言阿里文娱将裁撤制作团队,这些都意味着优酷亏损收窄的深层原因,或许并不是自称的“对优质内容的高效投资和生产,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更有可能是选择了批量减少投入,弃车保帅的下下之策。 减少投入换来的亏损收窄意义有多大?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量人力流失。在讲求人才密度的影视行业,急刹车甩出去的不全是需要下车的人;其次是保守策略带来的低效循环,增量市场基本放弃前瞻性投入,以稳存量为主,内容制作逆水行舟,优酷不进则退。
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围追堵截对所有内容生态一视同仁。广告主跟着用户跑,几家视频网站的财报显示,广告营收都有不同程度地下滑,大热的恋综《半熟恋人》播到最后也没拿到一个品牌赞助,内容制作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在合纵连横的长视频生态中,优酷想要摆脱尴尬位置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百科)
-
今天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09%和2.50%。央行表示,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 ...[详细]
-
全国政协委员孟丽红:关于加大“撂荒”整治力度,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提案
明天3月1日),新版医保目录将正式落地实施,谈判药品中的阿兹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颗粒新的医保支付标准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相较于2021版,2022年版医保目录药品增加了107种,其中西药增加100 ...[详细]
-
记者 | 苗艺伟近日,多家上市保险公司的2023年开年首月保费收入情况披露完毕,备受关注的寿险“开门红”却遭遇罕见“寒意”。与此同时,在财报季即将来临之际,三家上市险企也发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预减公 ...[详细]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范芊芊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注册制大势之下,更多企业拥有机会步入资本市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而对许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闯关之旅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周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1.美国1月PCE物价指数同比+5.4%,预期+4.9%,前值+5%。2.美国2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67,预期为66.4,前值为66.4。3.据央行第4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引导综合融资成 ...[详细]
-
全球经济是否已经挺过寒冬?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从这个问题中得到肯定的答案。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向好,亚洲等区域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改善,以及此前在各机构预测中普遍认为会衰退的美国、欧元区经济体和英国2月份商 ...[详细]
-
高盛策略师Kamakshya Trivedi及其团队表示,来自美国债券市场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日元在短期内温和走软,超过日本央行政策转变猜测带来的任何积极影响。Trivedi表示,如果市场继续消化美国经济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一直以保额高、价格便宜的优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能获得多少理赔的问题也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随着2022年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数据陆续出炉,各家保险公司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