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2023年度策略:中国资产大牛市已经扑面而来 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港股>A股 (附十大展望)
1月16日,李大略中李大霄在上发表演讲,霄年主题为《中国资产大牛市已经扑面而来暨2023年十大预言》。度策
以下为李大霄2023年资本市场十大投资展望:
1.2023年全球疫情趋缓,国资概股港中概股港股A股中国防疫政策优化进入新阶段,牛市俄乌冲突趋缓,已经全球秩序、扑面经济、而中物价都有好转的展望可能。
2.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李大略中特别是霄年欧洲和美国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长,伴随着全球货币收紧,度策外围环境相对不利。国资概股港中概股港股A股
3.供应链恢复大大加快,牛市使得全球通胀水平非常有可能大幅回落,已经各国强有力的货币收缩政策可能发生变化。
4.美联储鹰派紧缩政策见顶回落,甚至在年末开始转为宽松,加息停止,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随之全球金融市场都可能转向,美股、美债的压力可能减轻。
5.美元指数回落,美元回流美国的趋势可能逆转,伴随着人民币坚挺,外资重新流向新兴市场。
6.中国经济回升概率较大,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鹤立鸡群。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2022年增长估计只有3%左右,上市公司业绩会有比较好的正增长,对股市影响巨大。
7. 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回落,这对经济是非常大的挑战。前三年出口都是突飞猛进的,美联储、欧央行强有力的扩张,带动疫情期间全球需求非常旺盛,中国整个出口非常旺盛。2023年出口会回落,使得我们必须在内需方面给予加强,内循环会作为主要任务、政策导向,促销费、重投资变成主基调。
8.我们会采取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加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为2023年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23年政策的空间加大了,促进经济的手段得到了加强。宽信用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会使经济步入相对高增长状态。
9. 中国资产的大牛市扑面而来。投资排序是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港股、A股,具体来看是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恒生科技、恒生国企、恒生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
从去年10月31号开始,在美、在港中概股都有非常令人瞠目结舌的上涨,恒指从最低点已经上涨超过7000点,上证50也从最低点上涨超过20%。
散户朋友们要买好股,余钱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才能吃得香,睡得甜,笑得响,这是唯一的出路,在低位配置好资产,才能在高位不追高。
10.地产企稳,平台经济回升,国企重估,主板注册制推广。
总体来看,2023年是中国资产大牛市扑面而来,祝大家好运,祝大家2023年投资顺利,身体健康,有一个非常好的回报。春节快乐,家庭幸福。
(责任编辑:百科)
-
近日,松下控股宣布消息,将最早在2023年春季推出可以通过表情和简短话语与人互动的NICOBO。松下表示,研发这款机器人主要面向的人群为独居人士和老年人。其之前的试销价格为3.9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 ...[详细]
-
每经记者 王砚丹 “任泽平”三个字一直和流量连在一起,尤其在2022年更是如此。4月15日晚间,任泽平在微博发文:“各位媒体朋友,不用问了,统一回复:已转型情感博主,鸡汤作家。拿走,随喜。”此前刚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消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11月22日起进行闭园管理,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管理委员会20 ...[详细]
-
经济参考网俄乌危机加剧了能源资源涨价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新闻社对世界主要25种货币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在显示各主要货币综合实力的日经货币指数中,日元的下跌幅度仅次于俄罗斯。调查显示,截至一季 ...[详细]
-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陈逸欣4月7日22时,一辆小轿车横跨30公里,从上海市嘉定区的商场开往杨浦区双辽路的一家酒店,车内没有客人,司机樊先生要将一罐奶粉和两袋拉拉裤送给一位陌生人,“听说是给孩子救命的奶粉 ...[详细]
-
随着奥密克戎亚变体BA.2成为美国内主要传播的毒株,美东北地区的新冠确诊病例近期再次攀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专家指出,根据该毒株的早期迹象,美国民众不必为此过度担忧,预计美国不会再出现因病例激增导致医疗 ...[详细]
-
金融支持房地产暖风频吹,国有大行们纷纷行动,密集与多家优质房企达成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等多家房企获得了百亿到千亿不等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11月21日,中国人 ...[详细]
-
中国方面表示,特斯拉始终坚持履行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随时根据政府的防疫政策来安排工作。4月15日,有传言称:特斯拉回答美国投资人时表示,上海工厂最早5月中旬能复工,零部件供应链能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