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张瑜:中国版QE,谁在“非常规”扩表?
炒股就看,非常规权威,华创专业,证券张瑜中国及时,版Q表全面,非常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华创
主要观点
一、证券张瑜中国财政金融创新贯穿2022年
2022年,版Q表三项财政金融创新规模近三万亿,非常规引发市场对中国版QE的华创讨论:
(一)央行利润上缴:1.13万亿,充值退税,证券张瑜中国兜底小微、版Q表制造业。非常规
(二)准财政:投放+配套超1.5万亿,华创对冲卖地,证券张瑜中国切换“高基建+低地产”,实现平衡财政到功能财政的初步演变。
(三)贴息贷款:超2000亿,接棒退税,定向激励制造业扩投资,实现兜底向定向激励的初步演变。
二、中国版QE?看谁在“非常规”扩表
什么是QE?按海外经验,有量化(扩表)、宽松(低利率)、非常规三要素。
什么是中国版QE?与三要素匹配,当前中国利率明显高于零,中国版QE实际指向非常规扩表。分央行、政策行两大主体来看:
三、央行在非常规扩表吗?
(一)扩表在加速
2022年央行扩表不明显,但8月以来明显加速:8~12月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8.4%,上一次4个月扩张超过8.4%还要追溯到2008年。
全球主要央行扩表,买国债是常规操作,但我国法律有限制,实践无先例:
从法律看,和主要央行一样,中国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因此不得在一级市场买国债,但可在二级市场买;
从实践看,近年中国央行未在二级市场买国债(除特别国债),对政府债权长期稳定。
2023年,相比买国债,更值得关注的央行扩表手段是PSL和贴息贷款:
基建看准财政,PSL是重要融资手段:2022年9-11月PSL净新增6300亿,支持金融工具和配套基建信贷。2023年金融工具或投放1万亿、基建信贷或配套1万亿,仍需PSL融资;
制造业看贴息贷款:22Q4额度2000亿,2023年或达万亿,定向激励制造业扩投资。
(二)难称非常规
PSL和贴息贷款都属于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阶段性工具,属于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
四、政策行在非常规扩表吗?
(一)大幅扩表
2022年政策行大幅扩表稳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7万亿,同比65%,均创历史新高;创设并投放金融工具7399亿,类似2015~2017年专项建设基金。
(二)有非常规空间
资本金是政策行扩表的核心约束,三大因素使资本金难辨→有非常规空间:
1、指标摸不清:定量看,三大政策行仅国开行公布资本充足率,且披露滞后;定性看,官方最近一次表述在2021年7月,且非常笼统。
2、计算可调整:参考2015年央行原行长周小川的表述:“在资本的计算方法方面,三家(政策性)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协议和通用的银行监管规则。其中的区别,无非是如果一个项目是国家明确指示去做的,该资产出现损失后国家有意承担的话,可以把风险权重稍微降低一点,因为毕竟有国家兜底。”
3、随时可补充:2015年从国常会要求补充资本金到最终官宣,不到4个月。
风险提示:央行、政策行扩表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一、财政金融创新贯穿2022年
2022年,三项财政金融创新规模近三万亿,引发市场对中国版QE的讨论:
(一)央行利润上缴:1.13万亿,充值退税,兜底小微、制造业
3-7月,央行靠前发力上缴利润,支持留抵退税4-7月集中落地。全年依法上缴1.13万亿,支持全年退税超2.4万亿,达2021年全年退税规模3.7倍,占4万亿退减缓免税费6成;分行业看,制造业占比26%;分规模看,小微户数占比92%,兜底特征明显。
(二)准财政:投放+配套超1.5万亿,对冲卖地,切换“高基建+低地产”
年中,央行调增政策行8000亿信贷额度,创设并集中于8-10月投放7399亿金融工具,超量对冲了卖地冲击带来的项目资本金减收,标志着经济切换新一轮“高基建+低地产”周期(图2),实现平衡财政到功能财政的初步演变。
(三)贴息贷款:超2000亿,接棒退税,定向激励制造业扩投资
8月退税基本完成,9月央行创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以上,定向激励教育、医疗、制造业等领域扩投资,实现兜底向定向激励的初步演变。
二、中国版QE?看谁在“非常规”扩表
(一)什么是QE?扩表+低利率+非常规
按海外经验,QE有量化(扩表)、宽松(低利率)、非常规三要素:据央行王宇[1],QE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量化”主要是指资产购买计划,中央银行购买中长期债券的行为扩大了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购买计划也被称作扩表。“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降息,实行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量化宽松政策属于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
(二)什么是中国版QE?不是低利率→非常规扩表
中国版QE是市场概念,央行2015年曾多次否认(图5);与三要素匹配,当前中国利率明显高于零,中国版QE实际指向非常规扩表。分央行、政策行两大主体来看:
三、央行在非常规扩表吗?
(一)扩表在加速
2022年央行扩表不明显,但8月以来明显加速:2022年末,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为41.6万亿元,较2021年末扩张5.3%,为近10年平均水平;但8~12月扩张高达8.4%,上一次4个月扩张超过8.4%还要追溯到2008年。
全球主要央行扩表,买国债是常规操作,但我国法律有限制,实践无先例:从法律看,和主要央行一样,中国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因此不得在一级市场买国债,但可在二级市场买(图6);从实践看,近年中国央行未在二级市场买国债(除特别国债),对政府债权长期稳定(图7)。
2023年,相比买国债,更值得关注的央行扩表手段是PSL和贴息贷款:
基建看准财政,PSL是重要融资手段:2022年9-11月PSL净新增6300亿,支持金融工具和配套基建信贷。结合2015-2017年专项建设基金经验和当下稳增长需求,2023年金融工具或投放1万亿、基建信贷或配套1万亿,仍需PSL融资;
制造业看贴息贷款:22Q4额度2000亿,2023年为接棒减税降费退坡,规模或达万亿,定向激励制造业扩投资。
(二)难称非常规
PSL和贴息贷款都属于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阶段性工具,属于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
四、政策行在非常规扩表吗?
(一)大幅扩表
2022年,政策行大幅扩表稳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7万亿,同比65%,均创历史新高;创设并投放金融工具7399亿,运行机制、投放节奏与2015~2017年专项建设基金(官方列为2015年稳增长十大举措之首)类似。
(二)有非常规空间
资本金是政策行扩表的核心约束,三大因素使资本金难辨→有非常规空间:
1、指标摸不清:定量看,三大政策行仅国开行公布资本充足率,且披露滞后:2021年末仍高于监管要求近1.2个百分点(图11),2022年末数据仍待年报披露;定性看,官方最近一次表述在2021年7月,且非常笼统——据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政策性银行合理补充资本金,“已经补充过了,基本上是做到了”。
2、计算可调整:参考2015年央行原行长周小川的表述:“在资本的计算方法方面,三家(政策性)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协议和通用的银行监管规则。其中的区别,无非是如果一个项目是国家明确指示去做的,该资产出现损失后国家有意承担的话,可以把风险权重稍微降低一点,因为毕竟有国家兜底。这样的话,争议也就少了”。
3、随时可补充:2015年从国常会要求补充资本金到最终官宣,不到4个月:4月12日,国务院要求政策性银行,合理补充资本金,提升资本实力、强化资本约束机制;8月18日,央行宣布,7月15日、7月20日,国家外汇储备分别向国开行、进出口行注资480亿美元、450亿美元,顺利完成改革方案要求的资本金补充工作。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一瑜中的。作者:张瑜、高拓。智通财经编辑:叶志远。
(责任编辑:休闲)
-
杨勇被触动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他一样缺乏一个理解自己的父亲。”当时,杨勇想掉眼泪,下意识地克制了自己。但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在被性别文化影响,下一秒,他让自己的眼泪掉了下来。▲2015年举办的“男德班”中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为谋求解决二战时期被日军强征劳工的索赔问题,韩国成立了一个民官协商机制,该机制将于当地时间7月4日晚些时候启动。据韩联社7月4日报道,由韩国政府官员、民间专家、受害方等参加的该机制 ...[详细]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荣艺华:进一步优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流程 推动债券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7月4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艺华在“2022债券通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境外机 ...[详细]
-
央行宣布两项开放新政:6个月后启动互换通、内地香港货币互换安排升级
5年前,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启航,境外机构可通过中国香港“一点接入”内地债券市场,开启了中国债券市场新阶段。5年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沪港通、深港 ...[详细]
-
来源:中国贸易报江苏省昆山市发布《昆山市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发布《武汉市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杭州市西湖区发布《西湖区关于 ...[详细]
-
近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并建立长效巩固提升机制”。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通过开展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相关工作,北京市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集体经济发 ...[详细]
-
本报北京7月3日电 记者康朴)由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开发的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日前全面投入商业运营。卡洛特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杰赫勒姆河,总装机72万千瓦,是中巴经济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张建)7月4日,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香港”)发布公告称,李伟自7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公告显示,李伟已就其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与订立服务协议,年期自2022年7月1日起为 ...[详细]
-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11月21日,为加快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