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之争、东鹏得利!“消费猎手”为何却抛弃“汕尾首富”?
炒股就看,消费猎手权威,红牛专业,东鹏得利及时,为何尾首全面,却抛弃汕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消费猎手
来源:野马财经
牵手6年,红牛君正投资赚了40亿?东鹏得利
进入2023年,(605499.SH)二股东依然选择将撤退进行到底。为何尾首
春节前夕,却抛弃汕“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公告称,消费猎手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君正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2400.06万股公司股份,红牛按1月20日179.78元/股的东鹏得利股价估算,君正投资将套现43.15亿元,为何尾首而这已经是却抛弃汕其近一年内第三次抛出减持计划。
君正投资成立于2016年,对外仅投资了东鹏饮料一家公司,但其所属集团加华资本则属于投资机构中的老兵。后者的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为宋向前,代表投资案例包括(603777.SH)、 (603511.SH)、 (002557.SZ)、(002650.SZ)、 (000785.SZ)、美团(3690.HK)等数十家消费服务行业品牌,宋向前也曾被称为“消费猎手”。
而此次减持之前,君正投资在东鹏饮料持股比约为8.64%,是其第二大股东。
东鹏饮料介绍,二股东此次减持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后续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完成,预计减持时间在2023年2月17日至2023年8月16日。此次计划实施并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但二级市场对二股东的减持行为却并不看好,公告发布次日,上市公司股价小幅下降,截至1月20日收盘,东鹏饮料股价为179.78元/股,跌幅1.8%,总市值719.14亿元。
事实上,有着“功能饮料第一股”光环的东鹏饮料,一度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上市不到2个月股价涨至发行价6倍,老板林木勤家族同年也成功跻身广东汕尾首富。但“黑马”不能总沉浸于旧时的光环,当外部资本选择撤退,林木勤家族的资本市场新故事又该如何续写?
君正投资赚钱了吗?
时间回到2012年,当时宋向前和林木勤还是初相识,彼时的宋向前很看好东鹏饮料这家企业,但因林木勤并不需要融资,因此宋向前的投资计划暂时搁置。
此后的五年时间,宋向前曾多次拜访林木勤,尽管其他合伙人认为“老宋你不要再去了,没戏。”但宋向前依然坚持不懈。
最终宋向前的毅力打动了林木勤。2017年4月,双方正式开展合作,先是君正投资以2.975亿元取得东鹏有限(“东鹏饮料”前身)8.5%股权,与此同时,君正投资还出资0.525亿元受让林木勤持有的1.5%股份。股权转让完成后,君正投资以10%的持股比一跃成为东鹏饮料第二大股东,两次合计成本为3.5亿元。
2019年7月,君正投资又以571.43万元新增认购100万股,使得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数量涨至3600万股。
在东鹏饮料上市之前,君正投资合计在上市公司持有10%股份,而在2021年5月上市之后,君正投资持有股份被稀释到9%。
而上市后的东鹏饮料,也并未辜负林木勤、宋向前等人的期望,其在开盘首日就以44%的涨幅和66.63元/股的价格报收,并在此后一路增长,同年7月达到股价峰值280.43元/股,涨幅高达320.88%。
虽然随后的一段时间,东鹏饮料的股价有所下跌,但整体仍在110元/股以上的位置,较46.27元/股的发行价依然涨幅不小。
于是,东鹏饮料上市一年后,君正投资在所持股份迎来解禁的同期官宣了减持计划。
2022年5月26日,君正投资对外公告称,准备将其持有的不超过1200.03万股股份卖出,约占其总持股的三分之一,但该减持计划最终并未实施。
4个月后,9月20日,君正投资再次抛出减持计划,并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了141.14万股股份,减持金额2.5亿元。
而此次官宣的撤退计划,已经是君正投资的第三轮减持,减持规模为此前的两倍,为不超过2400.06万股。如后续减持顺利,君正投资或将套现超40亿元,这较其约3.56亿元的投入相比已经收获了近12倍的回报。
君正投资和东鹏饮料的故事也正如宋向前此前像科技媒体“36氪”所讲述的那样,“时间是企业价值的称重器,钱是做对事情的副产品。”加华从未在任何一个项目上亏过一分钱,反而被投企业都会给予超乎预期的惊喜回报。
“功能饮料第一股”的隐忧
不过,在二股东多次减持套现的背景下,东鹏饮料也有着自己的隐忧,业绩增速下滑就是最直观的表现。
在此前2019年-2021年,东鹏饮料的业绩表现一度十分亮眼,三年分别实现营收42.09亿元、49.59亿元和69.78亿元,同比上涨38.56%、17.81%和40.72%;净利润则分别为5.71亿元、8.12亿元和11.93亿元,增速则分别为164.36%、42.32%和46.90%。
但进入2022年,东鹏饮料的业绩增速却明显放缓。上半年实现营收42.91亿元,同比增长16.54%;净利润为7.55亿元,同比增长11.66%。截至2022年9月底,东鹏饮料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66.44亿元和11.6亿元,分别同比上涨19.5%和17.01%,较此前增长幅度有着明显差距。
对此,东鹏饮料表示,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销售量保持稳定增长,导致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大宗原材料聚酯切片采购均价同比上涨38.97%,白砂糖均价同比上涨7.00%。
而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同期,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则是东鹏饮料不容忽视的另一风险。
年报显示,2018年-2021年,功能饮料分别为公司贡献了28.85亿元、40.03亿元、46.55亿元和65.92亿元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4.99%、95.11%、93.88%和94.66%。
截至2022年中期,东鹏特饮实现收入41.18亿元,占总收入的95.97%,营收占比仍在上升。
对此,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东鹏饮料虽然成于东鹏特饮,东鹏特饮贡献超90%的营收,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也是其不可忽视的风险。在饮料这样一个本就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赛道里,东鹏饮料在不断巩固自身现有的单品优势、依靠款式更新延长其生命周期以维持业绩的同时,需要尽快拓宽其产品线以及扩大品类范围,尽快形成新的接替型产品和支持可持续增长的品类,才能稳固自身优势并提升行业竞争力。
除了东鹏特饮,“汕尾首富”还能喝什么?
东鹏饮料的实控人林木勤出生于1964年,20岁时被分配到深圳市建材工业集团担任技术员。4年后,不愿一辈子做工厂技术员的林木勤选择辞职,进入深圳奥林天然饮料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在此后的9年时间,林木勤熟悉了饮料的生产环节全过程,并一度做到华彬红牛代工厂厂长职位,而也正是这段工作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埋下了伏笔。
1997年,林木勤加入了东鹏饮料的前身东鹏实业,后在公司濒临倒闭的关键时刻,林木勤等20名员工抓住了国企改制的机会,出资253.66万元受让100%产权,林木勤也以58.04%的持股比成为公司董事长。
林木勤掌权后的东鹏饮料,此前效仿红牛推出的东鹏特饮尚未有起色,公司业绩难题仍然未解,只能靠卖一元一盒的菊花茶活着。但林木勤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并于2009年推出了改良PET塑料瓶包装的东鹏特饮,零售价3.5元/瓶,开启了在功能饮料江湖的新征战之路。
彼时的功能饮料市场,红牛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凭借6元/罐的拳头大单品,在2009年就突破了40亿元的销售额,在行业呈垄断之势。
在此背景下,林木勤主打便携性包装和性价比的差异化定位奏效了,东鹏特饮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大本营迅速抢占市场,并在2013年开启了全国化扩张之路,东鹏特饮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之一。
2016年后,随着行业老大红牛卷入中泰“商标权争夺“的拉锯战,其市场占有率也受此影响出现下滑,其他功能饮料品牌则抓住机会纷纷崛起。
数据显示,2020年,东鹏特饮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15年的5%左右增至15.4%,位列行业第二,而红牛的市场份额则由75%以上缩减到52.1%,缩水明显。与此同时,功能饮料后来者体质能量和乐虎也分别以9.2%和6%的市场占比拿下第三、四名,行业竞争愈加白热化。
2021年,林木勤还将东鹏饮料送上了资本市场,一跃成为A股“功能饮料第一股”。
在东鹏饮料成为行业黑马的同期,实控人家族也收获了可观的财富值。同在2021年,林木勤家族以454亿元的财富跻身2021年福布斯内地富豪榜,并因此成为广东汕尾首富。
而在此期间,林木勤也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并在最近几年逐步扩张产品线。于是2017年-2022年期间,东鹏天然水、由柑柠檬茶、东鹏加気、东鹏0糖特饮、东鹏大咖、东鹏气泡特饮等一系列新品接连被推出。
东鹏饮料表示,近年来公司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及推广,是为了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进一步拓宽消费群体,丰富公司现有的产品线。
但东鹏饮料也强调,尽管公司每次正式推出新产品前,均经过全面的市场研究、内部分析及区域实验,但无法保证即将推出的新产品能获市场和消费者充分认可。此外,新产品线的开发及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时间投入以及营销推广开支,公司推出的新产品收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此问题上,有业内人士表示,同样出身于饮料赛道的农夫山泉或许能给些借鉴。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饮料行业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农夫山泉从做天然水到茶饮料,2022年东方树叶的业绩增长超过十倍,这与其执行因地制宜的市场推广方案和用心研究产品创新、消费者需求和渠道个性化诉求等均密不可分。
“农夫山泉有超过300人的市场市场督查队伍,在全国有超过60万台冰柜,所以此类企业的成功是可以让东鹏饮料找到一个参照物,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市场反应效率,更要用心的打造产品。”肖竹青补充,东鹏饮料可以借鉴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时制宜的企业管理策略,并逐步成长为中国饮料行业稳健增长的榜样企业。
您买过东鹏特饮吗?对于东鹏饮料未来的发展,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聊一聊。
(责任编辑:热点)
-
淮南市新冠病毒检测价格实现9连降为助力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降低群众负担和社会成本,根据安徽省统一部署,自2022年11月25日起,淮南市连续9次下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降低新冠病毒相 ...[详细]
-
取证是飞机交付的前提,在取得型号合格证后,C919飞机才可以交付客户。今日上午,两架C919客机从上海飞往北京首都机场,注册号分别为B-001F和B-001J。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 ...[详细]
-
一家国防工业组织在本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国防部下财年将需要额外的420亿美元,以弥补价格上涨对其采购预算造成的缺口。根据美国国防工业协会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详细]
-
快手:持续整治“无底线追星”行为,已处置违规视频895条、违规账号23个
9月13日,快手平台官方账号@快手治理公告)发布关于打击“饭圈”不良行为的公告:近日,平台发现有个别用户发布不良追星言论,以非理性方式无底线追捧劣迹艺人,此类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的健康生态,平台坚决抵制 ...[详细]
-
热门中概股周一多数下跌,纳斯达克金龙指数跌超3%。优克联涨超30%,中汽系统、安博教育涨超14%,九紫新能涨超11%,库客音乐涨超10%,盐港明珠涨超9%,中指控股涨超8%,拓臻生物、华富教育涨超7% ...[详细]
-
脱口秀演员House回应:和家人目前都未持有“600759”这支股票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顺丰寄丢8000元黄金只赔2000元?律师:无论保价与否,都不能只赔两千
近日有报道称,杭州一用户刘某在同城快递中下单急送20克黄金,价值约8000元,保价8000元,不料被快递员弄丢,对方仅表示愿意赔付2000元。13日,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寄丢了保价8000元的黄金,只赔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拉皮德出席新闻发布会时,排除了“近期”恢复伊核协议的可能性。当地时间2022年9月12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朔尔茨右)欢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视觉中 ...[详细]
-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8月29日文章,原题:中国“Z世代”想“躺平”和购买国货。美国品牌正别出心裁地吸引他们 去年,万豪国际委托阿诺德·马为上海Moxy酒店开业策划了一场营销活动。万豪知道必须进行本地化 ...[详细]
-
9月1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00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了新增感染者详情。感染者126、128:均为感染者30的同校学生。9月12日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