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中国保险业,第三轮外资险企扩容潮将至?
正当相对年轻的抄底国内保险业为负债端、资产端的中国资险双重疲软忧心忡忡之时,先后经历多个完整经济周期的保险成熟外国资本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抄底中国保险业”时机已到?业第
01
传保德信拟收购农银人寿少数股权,外资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
近日,轮外一则“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正在考虑收购农银人寿的企扩少数股权”的新闻吸引了业内人士的注意。根据该新闻,容潮保德信集团将收购农银人寿20%-49%的将至股权,若成功交易,抄底农银人寿则有可能成为四大行旗下第三家中外合资的中国资险寿险公司,整体估值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保险
保德信集团并非首次对中国保险业抛出橄榄枝。业第早在10年前,轮外其与复星集团合资设立的企扩复星保德信人寿即已开业运营。而今年7月,容潮保德信集团还出资2.65亿元人民币,竞拍了前海再保险10%的股权。
无独有偶,今年8月末,挂牌转让同方全球人寿50%的股权。根据挂牌公告的种种细节,业界猜测其潜在的意向购买方很可能是外方股东荷兰全球人寿。(详见《又一家央企退场保险业,第4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会就此诞生吗》)
事实上,得益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政策,近年来已有汇丰人寿、安盛天平、中德安联等数家合资险企转为外资独资,也有ACE、安顾等多家外资保险集团通过股权转让、增资等方式实现控股或参股。
还有西班牙曼福、香港富卫等境外机构考虑在境内新设保险法人主体,也有诸如奔驰、宝马、特斯拉等产业资本,因无法直接入股保险公司,便选择通过入股保险中介公司来间接涉足保险业。
此外,回首今年的保险股权交易市场,在内资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外资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行业贡献了宝贵的资金来源,其中,友邦保险120亿元增资中邮人寿也极有可能成为今年金额最大的一笔保险股权交易。
上半年,慧保天下在《翻遍世界500强险企年报,他们这样看待中国保险市场》一文中曾有预测,随着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更多的海外金融资本将坚定地看好中国保险业。事实上,今年以来发生的股权交易,也越来越体现出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关注和信心。
02
泡沫褪去,国内保险业估值步入低谷
在国内保险业步入深度转型期,负债、资产两端发展承压的阶段,外资险企不退反进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便宜”。
前文提及今年7月,保德信集团出资2.65亿元人民币,竞拍前海再保险10%股权。这其中,尤为值的关注的是,这笔股权的成交价仅为评估价的8折。
2017年以来,保险业了进入新一轮的严格监管周期,时至今日,各项政策不仅没有放松,反而体现出对金融资本更加趋严的监管态势。这是中国经济脱虚向实、金融业回归本源的必然历程,而在潮水褪去的过程中,保险业成功“瘦身”,市场主体估值在一段时间内不免走向低谷。
一方面,险企“提款机”功能不在,地方政府责任进一步夯实,民营资本投资热情显著减退。
与数年前的地产公司把保险公司当成“提款机”,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相比,现在早已是不复往昔。监管制度严格制约股东套取保险资金的危险行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资本投资保险业的热情。
此外,《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地方政府防范化解处置金融风险的职责,也使得地方政府不再盲目追捧保险牌照,而是更加客观审慎的对待投资入股行为。
另一方面,供需结构性失衡,保险股权估值持续走低。
民营企业和地方国资作为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的两大资金来源,对投资行为逐渐回归理性,而监管对于股东资质的严格审核,更加缩减了符合条件投资人的数量。面对众多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需求,供需关系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也导致了股权价格持续走低。
以寿险公司为例,上半年涉及控制权转让的中韩人寿PB为2.61倍,横琴人寿为2.46倍,已低于以往控制权转让PB普遍超过3的高倍数;而不涉及控制权转让的友邦参股中邮人寿,PB仅为1.34倍;此外,在二级市场,几大上市保险公司的PB倍数持续走低,有些甚至出现了“破净”的现象。
当价格回归理性,投资保险成为外国资本眼中的一门“好生意”。
随着保险股权交易“量价齐跌”、股权价格逐渐回归理性,投资人的心态也在回归正常,保险业也从简单粗暴的打法,回归到“做时间的朋友”这样一门赚慢钱的生意。此外,部分境外金融资本作为看遍行业兴衰的理性投资人,从投资回报角度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入股良机。
03
国际局势复杂,中国稳健投资环境成为资本“避险福地”
除了保险公司估值处于低谷这一直接原因外,外资看好中国市场,最根本还是看重其相对稳健的投资环境。
一方面,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背景下,外资将不再受到有形或无形制约。
第一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的批设,意味着外资险企在开展业务和分支机构设立等方面,已经没有任何政策制约。允许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达到100%,在公司治理层面为外资开出“绿灯”,使其无需再被50对50的窘境困扰。
经过多年的发展,保险业早已走在了金融业开放的前列,是我国开放力度最大、开放效果最明显的行业之一。
外资的入局,除了引入巨量资金和适度市场竞争外,还为保险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产品,其相对合规的经营理念,也为保险业的发展起到正向助推作用。
同时,随着国内保险业不断发展,中资险企对于外资的态度早已不再“仰视”或“俯视”,而是考虑如何实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
另一方面,行业自上而下客观中立的态度,进一步打消外资入股疑虑。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2010年前后,国内保险业曾出现过外资退出或减持中国保险业的例子。如2009年,原恒康天安人寿的外资股东美国恒康人寿撤出,变更为全中资公司;又如2010年,光大永明人寿的外资股东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将股比从50%降至24.9%,变更为中资公司。
不过,在此之后,出于各种原因和考虑,外资险企通过市场化交易转为中资的例子鲜有发生,如中法人寿于2014年发生的股权交易,直到2021年才正式获批改制为中资。因此在业界也有“外资入股难,退出更难”的说法,起到了一定负面影响。
然而,此类现象在近几年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可以看到,除中法人寿外,新光海航人寿、中新人寿、中韩人寿等均已转为中资,这向外界释放了“有进有退”的信号,解决了外资入股的后顾之忧,深层次的开放,使其能以更加市场化角度研判对中国保险业的投资。
更重要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正成为避险资本青睐的投资区域。
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美元加息的持续性叠加影响,世界竞争格局已逐步脱离全球化轨道,这将对跨国资本的布局产生极大影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寻找到稳妥的投资区域,是跨国资本的当务之急。而中国稳健的投资环境,无疑正成为诸多资本的首选。
例如,今年以来,欧洲逐渐高企的能源价格,正倒逼众多跨国企业加码中国市场。如特斯拉、宝马、奥迪等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立新工厂,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湛江设立一体化基地,默克电子科技更是于今年年初公布了“向上进击”中国投资倍增计划,计划于2025年前向其电子科技业务新增在华投资至少10亿元……这些都充分说明,当今的世界局势下,我国仍然是各类产业资本的避险福地。
一组官方数据更有说服力。商务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1%,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其中,欧盟对华投资更是增长123.7%。
伴随产业资本向我国转移,更多金融资本来华布局或也只是时间问题。
2000年入世前后,我国集中批设了十余家外资保险公司,助推了国内保险业的第一波的外资涌入高潮。
2018年,以寿险业全面深化对外开放为标志,我国保险业又步入第二个吸引外资的高峰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境外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66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2万亿元。
如今,随着保险业步入第三个十年,外资早已褪去神话光环,等待它们的将是更对等的主体地位,和更充分的竞争环境。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稳健的国内投资环境、褪去泡沫处于估值低谷的保险公司估值,会不会助推第三波外资扩容潮?
来源:慧保天下
(责任编辑:休闲)
-
【最新回应】 来源:正观新闻11月23日,多位消费者向正观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在星巴克抖音官方账号上成功抢购到0.01元星巴克馥芮白大杯双倍券,但随后却收到短信通知,提示发券失败,系统也显示已自动退款。 ...[详细]
-
抗辐射奇异球菌又被亲切地称为“柯南细菌”),特别适合在火星的恶劣条件下生存。在实验中,它在冰冷、干旱的环境中经受住了天文数字的辐射。图片来源:美国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美国国家科学院行星保护委员会成员 ...[详细]
-
如果信托消费者购买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出现亏损,消费者应从哪些方面判断信托公司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答:《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中对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总的来看,信托消费者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信托公司是否存在违约行为:1)看信托公司选择的投顾是否合法;2)看 ...[详细]
-
国务院:继续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详细]
-
民营经济壮大迎历史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迹可循 三只松鼠践行“大食物观” 达晨财智深挖科技创新潜力
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闭幕,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 ...[详细]
-
在今天下午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推进落实,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加 ...[详细]
-
冲上热搜!湖南一年吃掉330万吨辣椒,哪个省最能吃辣?网友热议
今日,#湖南一年吃掉330万吨辣椒#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据中国经济周刊27日消息,中国哪个省最能吃辣?在这个榜单上,湖南一定是冠军的热门选择。有数据显示,湖南人一年要吃掉330万吨以上的辣椒,人均 ...[详细]
-
本报记者 包兴安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对《证券 ...[详细]
-
国内GPU企业仍在追赶中。来源:21techNews-21)作者:倪雨晴由于美国出口许可的新令,英伟达和AMD的高端GPU对中国的供应将受到限制。8月31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8月26日,美国已通知公 ...[详细]
-
国务院发文、公安部牵头!“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全面解禁指日可待?
皮卡进城,指日可待?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再次提及皮卡。《方案》的第十四条明确,再推出一批便民服务措施,解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