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万金”回归百姓餐桌需持久生态保护
近日,一鱼万金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渔民王明明在朋友圈晒出喜讯,回归护当天捕获一条体长67厘米、百姓重达4.8斤的餐桌野生大黄鱼,并以2.66万元的需持价格售出。王师傅高兴地说,久生“没想到春节第一网就捕到这么大的态保野生大黄鱼,今年绝对是一鱼万金个好兆头。”
物以稀为贵,回归护供求严重失衡难免会导致大幅溢价。百姓不论是餐桌“一斤能买一套房”的鱼胶,还是需持4.8斤野生大黄鱼卖出2.66万元的价格,在等级化、久生差异化的态保意义金字塔里,稀缺的一鱼万金、珍贵的商品占据了高端位置。渔民捕获大的野生大黄鱼,一点都不愁卖,通常都是价高者得之,“一鱼万金”只是一个缩影。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一些人更加讲究吃了,对于食物的新鲜和稀有,他们很上心。吃什么东西不仅彰显一个人的经济实力,也隐伏着他的文化格调与生活品位。与养殖大黄鱼相比,野生大黄鱼的价格要高得多,为什么呢?在人为建构的“意义之网”里,野生大黄鱼风味更佳、更有养生功效。此外,吃一般人吃不到、吃不起的野生大黄鱼,成为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炫耀性、攀比性的符号消费,也让野生大黄鱼身价倍增。
越少越贵,越大越贵,野生大黄鱼一般一年只能长七八两,4.8斤的野生大黄鱼实属罕见,从而导致“一鱼万金”的上演。实际上,数十年之前,野生大黄鱼在东海是十分常见的海鲜,每年都能形成渔汛。一网捕获数吨野生大黄鱼的壮观场景,是不少老渔民的珍贵记忆。可是,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大黄鱼的产量逐年锐减,产生了“价格上涨—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更稀缺—价格更高”的恶性循环,野生大黄鱼一度难觅踪迹。
伴随着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近年来的增殖放流,野生大黄鱼的身影开始更多地出现。从野生大黄鱼曾经是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的常见食材,一度泛滥到扔到田地里当肥料,到后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极危”物种,再到渔民越来越多地捕获到野生大黄鱼,野生大黄鱼生存生态的变化,生动鲜活地说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恪守“猎杀不绝”的传统,只有秉承规则意识与边界精神,渔民才能持久地享受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的馈赠。如果渔民功利、短视地过度捕捞,终究会自食苦果。
野生大黄鱼越来越多地出现,彰显了生态保护久久为功的成果。“一鱼万金”固然让渔民享受了丰收的喜悦,却也提醒和警示人们要多一些忧患意识。除了禁渔期的“紧箍咒”,渔民也要多些历史思维和长远眼光,给一些体格不大、分量不足的渔业资源“网开一面”。
生态修复并非易事,能够捕获4.8斤的野生大黄鱼是一件幸事。只有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野生大黄鱼才有可能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
(责任编辑:娱乐)
-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较上月下降10BP
据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期末中期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周应波奔私后首份投资报告出炉!看好五大领域,刚刚加仓这只龙头股
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最近交出了奔私后的首份投资报告,从产业观察和行业配置角度看,电动车、储能、精细化工等五大领域是周应波最为看好的方向。估值吸引力进入历史最佳区间周应波是前中欧基金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平稳,效益回升向好,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中 ...[详细]
-
11月20日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式开幕,据悉,本届世界杯是史上最贵的一届,东道国卡塔尔为此已经豪掷了2290亿美元,是1994年到2018年一共七届世界杯花费之和的五倍多,不考虑汇率影响能够举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0月25日报道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2日报道,日元正在迅速贬值。按照某些标准衡量,通胀率是几十年来最高的。一般认为,加息可以缓解这两个问题。但日本银行——从来不是一个随大流的央行 ...[详细]
-
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拉开大幕。10月25日,无锡第四批集中供地竞价结果出炉,13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总成交价163.78亿元。作为年内首个启动第四批集中供地的城市,无锡的土拍结果延续了此前的低位热度,不 ...[详细]
-
来源:中国贸易报江苏省昆山市发布《昆山市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发布《武汉市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杭州市西湖区发布《西湖区关于 ...[详细]
-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为进一步扩大外资流入,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25日中国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外资新规,回应外企诉求、热点话题,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清理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