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丨一张膜上市,污水处理龙头,玩工程玩脱了?
来源/星空财富
(300070),碧水一家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源丨污水处理龙头。
资本市场上,张膜碧水源股价曾一度达到25,上市可现在,污水玩工连5块都不到。处理程玩大跌过程中,碧水不知套牢了多少股民朋友。源丨
来源:-碧水源
自2019年起,张膜碧水源攀上了中交集团。上市如今已变身国资实控,污水玩工但依然没有改变跌跌不休的处理程玩处境。
归根结底,碧水碧水源已经很难再现昔日辉煌。源丨这一切,张膜恐怕在2016年,就种下了种子。
PPP项目收紧,由盛转衰
回看碧水源的业绩,2018年是个转折点。此前几年,蒸蒸日上。此后几年,萎靡不振。
来源:同花顺-碧水源
那么2018年发生了什么?
据碧水源介绍,这一年利润骤降只要源于:国家整顿PPP项目风险,宏观融资环境趋严。
所谓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碧水源2018年度业绩预告
碧水源主营污水处理,PPP模式下,碧水源与政府合资建立污水处理厂,而后进行利益分成。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国内另一大水务龙头——北控水务(HK0371),也是主要通过PPP模式进行扩张的。
2018年,国家整顿PPP项目,碧水源自然首当其冲。这也就成了碧水源由盛转衰的导火索。
但是,对比北控水务数据,同样是2018年,北控水务营收、净利润仍然同比增长了16%、20%。
来源:2018年数据
这就意味着,2018年,碧水源营收下降16%、净利润砍半的背后,绝不止外部环境改变这么简单。
玩工程,玩脱了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下碧水源的发家史。
不同于北控水务,碧水源进行污水处理,走的是一条新路线——膜法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膜法水处理技术能量消耗更低、处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积更小,不过投资成本也更高。
碧水源主营的,就是各类滤膜产品的研发生产。所以碧水源一度被认定为一家环保科技公司。
按理说,碧水源的产品定位,应该是污水处理厂的上游。但是,碧水源收购了一家建设公司——久安建设,从而也具备了工程承包建设能力。
与政府合作过程中,具体的工程建设,则外包给久安建设。建设所需的膜材料和设备,则向碧水源采购。后期,碧水源还将负责膜材料及设备的更换。
这个商业逻辑,听上去一石三鸟。
2018年以前,碧水源就靠着这个模式,做大做强。尤其是2016-2017年,碧水源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177%、155%。
但是,进一步拆分营收来源就会发现,收入暴涨这两年,久安建设已成为收入贡献绝对主力。2015年,久安建设收入只有19亿,2016年猛增至61.58亿,2017年则已近百亿。
这就说明,这两年,碧水源承接的工程项目,急剧增加。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此时的碧水源,与其说是环保科技公司,反而更像是一家工程公司。
当然,按照碧水源的如意算盘,承接项目越多,能够销售的膜材料自然也就越多。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但唯一的问题是,项目骤增,工程建设钱从哪来?
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报告中介绍,PPP(BOT)模式下,政府与公司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政府占20%-30%,公司占70%-80%。此外,还需对外融资。
来源:联合资信评估报告
2015年,碧水源通过借款收到现金24亿。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8亿,2017年,已近137亿。
而问题是,工程建设周期,通常需要1-2年。而项目建成后,也要通过提供运营服务陆续收回投入,回款周期注定漫长。
那么在此期间,拿什么偿还到期的借款?只能以贷养贷。
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碧水源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从来没有低于过百亿。受此影响,碧水源的财务费用,也从几千万,涨到了几个亿。
来源:同花顺-碧水源
显然,急剧扩张的项目规模,已经让碧水源的现金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自2018年起,碧水源便陷入了低迷期,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政策收紧,而是即便想继续扩张,也心有余也力不足了。
说到底,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中交接盘,颓势难掩
2019年,碧水源引入了中交集团二级子公司(与601800同属于中交集团),试图改善融资困境,并且逐渐开始缩减工程类业务,回归膜产品主业。
先不说中交入场之后,碧水源业绩怎样。这家民企在变身国资背景的过程中,曾经的创始团队,倒是收(pao)获(de)颇(ji)丰(shi)。
2019年7月,碧水源原实控人文剑平及多名股东,向中交旗下中国城乡转让了10.7%股份,作价31.9亿。也就是说,彼时估值大约300亿。
而时至今日,碧水源市值已只有172亿。某种程度讲,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国有资产的流失?
再说回碧水源业绩。
目前来看,碧水源工程类缩减相当明显。2022年上半年,久安建设收入仅剩6个亿。还记得2017年多少吗?近百亿。
只不过,一旦失去了工程项目的支撑,碧水源的膜法水处理,就要直面传统水处理技术的挑战。
从结果来看,2017年,碧水源母公司收入曾高达43亿,而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收入已只有4.3亿。竞争之下,主业明显承压。
而与此同时,碧水源昔日的财务负担依然不减。或许中交入场,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碧水源的融资能力,但即便能够维持资金周转,也要承担利息费用。
在收入急剧萎缩的情况下,碧水源的财务费用率已经达到了8.76%,净利率只有0.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碧水源已实际亏损2000万(2022年三季报数据)。
回顾碧水源的发展历程,本是一家生产膜产品的公司,延伸进入了工程领域,又一口吃下了太多工程项目。曾经的辉煌,是建立在工程的基础上,而工程,又是建立在借款的基础上。
如今,碧水源工程收入在下降,膜业务也在萎缩。如果没有新的业务支撑,碧水源如何能走出困境?
(责任编辑:休闲)
-
《科创板日报》11月22日讯记者 黄心怡) 记者获悉,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今日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要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 ...[详细]
-
奔驰召回部分进口GLE SUV、GLS SUV及国产EQE汽车,存在安全隐患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计划召回以下车辆。一 ...[详细]
-
收评:港股恒指跌2.01% 恒生科指大跌4.58%汽车股下挫
2月10日消息,美股周四高开低走最终收跌,道指下跌逾240点。今日港股低开低走,截至收盘,跌2.01%,报21190.42点;国企指数跌2.56%,红筹指数跌0.22%。跌4.58%,万国数据跌11%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近日,多家国有大行支行网点被批复终止营业,银行网点“瘦身”再度引发关注。近年来移动支付飞速发展,银行收缩线下网点,减少租金成本、人力成本成为常见操作。但也有银行表示,增加网点是对大零售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台湾“中央社”21日报道,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当日上午透露,未来可能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3纳米晶圆厂,对此台积电晚间低调回应称,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21日上午,张忠谋被媒体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昊2月8日,有“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之称的在创业板正式挂牌交易,募资金额达到34.56亿。公司2007年起从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杭州银行:去年被监管部门罚款超1000万,大额罚单连续两年上升
以公告披露日统计,2022年度,及其分支)机构、相关负责人收到银保监分局以及央行分支机构开出的共10张罚单,涉及处罚金额合计1162.5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2年,杭州银行处罚金额逐 ...[详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11月21日,#外卖小哥深夜送餐猝死清晨才被发现#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北京日报都视频报道,外卖骑手刘某某深夜接单倒在送餐途中,直到清晨,才被早起的群众发现已经死亡。家 ...[详细]
-
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的启动是持续推进北交所市场制度建设、完善交易机制、提升二级市场定价功能的重要举措。2月10日,据北交所发布消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将于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