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的最高警报,该拉响了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周到
谷雨时节将近。该拉响了即使在祖国北境的中国漠河,每日正午的车市气温也已经接近10度。然而对于中国车市来说,该拉响了凛冽的中国冬天才刚刚开始。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的车市《车市扫描》显示,在当期内乘用车批发24.2万辆,该拉响了同比下降39%,中国环比上周下降72%,车市较上月同期下降45%。该拉响了4月1日 -10日,中国乘用车零售24.6万辆,车市同比下降32%,该拉响了环比上周下降67%,中国较上月同期下降39%。车市
也就是说,四月前 10 天比三月前 10 天,全国买车的消费者少了近16万辆车。
而在往年,3、4月份对于中国车市而言至关重要:车企将在3月份把库存车批发给经销商,以便在4月北京/上海车展中发布新车和基于老车型的改款换代产品。随后,经销商将在这期间把现车交付用户,以便做好准备迎接新款的订单。
然而随着疫情与防疫政策的频繁反复,中国汽车产业从上游的供应链到下游的终端零售,从三月下旬起开始进入困境。如果用一句时髦的词来描述,那就是被陆续按下“暂停键”,走入“慢生活”。
到店量持续滑坡,部分省市消费者已被“清零”
从汽车销售的整个流程上来看,进店是一位消费者最终成交买车的开端。为了吸引消费者到店,车企和经销商们往往采用包括线下快闪店、巡展,线上直播、短视频等营销方式获客。然而随着疫情形势与防控手段的影响,进店消费者的数量从三月底至今持续下滑。而在上海、吉林、深圳等先后采取严格管控措施的省市,进店消费者比病毒先被“清零”了。
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告诉虎嗅,在他们与一线经销商以及销售经理调研时发现,全国各地经销商整体进店量暴跌。
“相比较Q4季度,如果当时平均每日进店消费者有15批,那么如今的消费者只有不到10批。”
他对虎嗅表示,车fans团队曾在3月17日做过一轮调研,发现到店量比上一个周期降低了40%,订单成交量降低了30%。然而在3月27日晚间上海宣布全员核酸,浦东浦西分批封控后,经销商的到店量呈现出持续下滑。
到4月12日孙少军和团队再次进行调研时发现,到店量和订单量再次下滑。其中大众和日产品牌经销商的进店量较上个周期下降了70%。“我们不能光看到封控的城市的汽车销售暂停情况。从3月27日开始,上海市周边地区的经销商门店到店量都开始下滑。”孙少军对虎嗅说道,“离灾区越近的地方,该地区用户越不会买车。”
孙少军对虎嗅分析称,目前受到影响的主要车型品牌是在10-20万元售价的“刚需”型汽车。这部分用户的平均月收入在1-2万元的范围内,以往是购车的主力军。然而这些人大多已经成家立业,且身背房贷。一旦收入预期受到影响,便会暂时遏制自己在汽车上的消费。如果实在需要买车,那么他们往往会选择售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汽车市场就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10万元以下,35万元以上的车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孙少军说道。
确实,这两部分市场里,前者充斥着刚需购车人群,后者则是有稳定收入的高净值人群。相比之下,他们的购车需求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多的影响。前者开始考虑更加售价更加低廉,使用和维保成本更低的纯电动汽车。而后者,也开始考虑性能更高的智能电动汽车。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中汽车在3月的零售量达到4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高达28.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46%,豪华品牌渗透率为32%。
广大汽车企业也看到了用户需求,因此在这两块市场着重发力。2020年11月,A0级纯电动轿车欧拉好猫上市,到2021年全年带领欧拉品牌获得了13.5万辆的全年销量。接下来,欧拉还将推出朋克猫、芭蕾猫等新车。在今年3月,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依旧占据轿车销量榜首,秦的销量也再次超越朗逸。与此同时,小鹏G9、理想L9和蔚来ES7也虎视眈眈,渴望从高端市场中再分一杯羹。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尴尬之处在于,用户虽然需求强烈,但一些车企的产能却一滴……哦不,一辆也没有了。
供应链部分停摆,新车产能走走停停
4月14日夜间,何小鹏“扇贝搬家——蚌(绷)不住了”。
实际上,小鹏汽车的“好兄弟”蔚来已经停产过了。在4月9日,蔚来宣布该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导致蔚来汽车生产暂停。“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我们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支持。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蔚来董事长李斌对此回应称。
而在今天虎嗅从蔚来方面了解到,在供应链略有恢复的前提下,合肥生产基地正逐步恢复生产。但后续生产计划还有赖于供应链恢复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天有不测风云,蔚来还得停产。
如果按照蔚来去年营收361.364亿元计算,停产一天的损失就将高达近1亿元。
今年以来,受制于芯片短缺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已经有多家车企宣布涨价或停产。前文提到的欧拉,就在今年2月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卖1台亏近万元而“停止接单”。然而随着疫情防控的影响,从3月28日开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开始停产到了今天,殃及了欧洲消费者的交付进度。此外,长城坦克、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凯迪拉克等品牌也处于停工状态。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随着吉林省疫情防控实现社会面清零,一汽集团开始启动复工复产。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公司也将陆续开工生产。但问题在于,遍布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供应链企业依旧在受到疫情反复的困扰。
以全球零部件巨头博世为例,公司的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称“博世苏州”)包含有其四个重要的产品事业部,分别是汽车电子事业部,底盘控制事业部,汽车多媒体事业部和设备制造事业部。而按照苏州市4月14日晚间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提出的要求,全是部分地区将实施严格的差异化静态管理。同时,江苏省的常州市、张家港市等部分地区也宣布了封控措施。也就是说,博世苏州的绝大部分厂区,都在面临停产的窘境。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长三角地区被称为“丹田”也不过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汽车核心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控制系统、减速器这些供应商中,位于长三角的企业占比均接近或超过50%。一旦该地区停工,也就意味着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暂停。
然而即使是中世纪的人类,也能够最终摆脱黑死病的影响,走向文艺复兴。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肺炎疫情肯定也会得到控制。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却会是短期内无法被修复的创伤。
疫情影响下的消费者信心危机
孙少军告诉虎嗅,他们在调研过武汉、郑州、西安等因为疫情发生过封控或部分封口的城市后发现,汽车消费在解封后并没有迎来所谓的“报复性增长”,“进店量至今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事实上,这种趋势不止发生在汽车行业。在2022年4月7日第一财经发布的《居民消费相对低迷有疫情因素,更重要的是可支配收入不足》一文中显示,当前的防疫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消费的复苏,特别是对服务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消费复苏缓慢,事实上反映出的是居民部门收入没有得到充分恢复。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在2021年底达到64.72%。广大城市人口的就业以及收入,势必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同时,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度降至收缩区间。
可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从业者,大家对短期内的生产经营景气水平预期都有所下降。
对此,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在有所行动。3月30日,在解除风控隔离后,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发布《深圳市福田稳企惠民纾困“十条”政策》,其中为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车提供三档,最高1.5万元的补贴。
疫情控制后的市场情况。调研,发生过疫情的城市用户消费情况。第一,发现郑州、西安、武汉,都没有出现报复性增长,即使有消费刺激性政策。原来有10批,如今只有3、5、7个,没有恢复疫情前水平。在此前后,深圳龙岗区、浙江省温州市、金华市等地方政府也推出了针对个人消费者不同程度的购车补贴。
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势必将在疫情后加快汽车市场的恢复进程。但消费者失去的收入,势必将影响其消费的习惯与信心。如果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反复,就算整个汽车产业在保供给方面实现再大的进步,那么汽车消费依旧很难恢复过去的增长速度。
要知道,在2021年之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三连降了。
(责任编辑:综合)
-
盖世汽车讯 达美乐披萨为推进电动化配送计划,该公司为其美国车队订购了800辆2023款雪佛兰Bolt电动车。达美乐表示,在未来几个月里,其订购的Bolt电动车将抵达全美的各个门店,形成美国规模最大的披 ...[详细]
-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6月30日,浙江博俊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伍亚林,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金属制品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模具制造 ...[详细]
-
刚刚!河南宣布:取得重大进展!储户抓紧登记!突发:知名短视频平台停运
中国基金报 泰勒就在刚刚,河南发布最新消息,那几家爆雷的村镇银行案件,取得重大进展,不过官方没有透露具体情况。河南村镇银行案件侦办取得重大进展7月1日,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网站同时发文称 ...[详细]
-
辞任南京银行行长后,70后“金融老兵”履新,任东南集团副董事长
7月1日消息,原行长林静然“现身”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一栏,显示他为东南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委员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公开资料显示,林静然出生于1974年,工商管理硕士。历任南京市花园 ...[详细]
-
收评:北向资金小幅净卖出7.59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9.37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华社7月1日消息,日本央行1日公布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日银短观)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下滑,下滑幅度较上季有所扩大。调查显示,受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日元大幅贬值加剧企 ...[详细]
-
记者 | 庞宇自“披星戴帽”后,300301.SZ,以下简称“长方集团”)的“内斗”纷争愈演愈烈。争夺的核心在于控股子公司康铭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铭盛)的控制权。7年前长方集团并购康铭盛,时至今 ...[详细]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贸易收支逆差额为103亿美元,创下同期历史最高纪录,6月逆差为24.7亿美元,时隔14年再次连续3个月出现逆差。具体来看,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5.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11月21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22论坛年会上围绕“美元周期与中国外汇市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今年以来,受“高通胀”和“紧货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 ...[详细]
-
览海医疗称将为恢复上市制定五年规划 股东最关心董事长密春雷去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由于公司董事长密春雷目前仍无法正常履职,览海医疗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由代理董事长倪小伟主持。实际上,览海医疗实控人、董事长密春雷自2022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