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仗没有武器”,东北地区抗疫经历了什么?
新冠带来的去打器东区抗沉默性肺炎比例是最高的。”
自2022年12月初,仗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有武疫经北京、北地上海、去打器东区抗武汉等大城市的仗没疫情成为人们视线的中心,但在广袤寒冷的有武疫经东北地区,其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几乎和北京同步,北地却少有人关注。去打器东区抗
在吉林省内某三甲医院,仗没“新十条”发布后一周内,有武疫经急诊接诊的北地新冠感染者就增长了五倍以上,到12月中旬左右,去打器东区抗该院迎来重症高峰。仗没到1月初,有武疫经医院仍很难开出抗病毒药Paxlovid,为了救治病人,有的医生甚至从老挝自购仿制药,以解燃眉之急。直到最近一周,缺药情况才有所缓解。
根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测算,2021年,中国每10万常住人口综合ICU床位数最高的是北京、上海,每10万人口分别拥有6.25张和6.14张ICU床位,但吉林省的综合ICU床位数只有2.78,不到北京的一半。
1月7日晚上,《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吉林省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她指出,东北抗疫最主要的问题是缺药,“没有抗病毒药,就好像你去打仗没有武器一样”。
以下是该医生的讲述:
早在去年12月初,吉林的新冠感染人数就开始激增,我们院去年12月7日就有医护人员感染了,急诊患者最高峰是在去年12月15~16日,单日接诊达到1300人,此后一直维持在800~1100人左右。这还没有包括急诊抢救室的病人,120急救车拉过来的人会放在抢救室,仅急诊内科抢救室每24小时就会新增50~70人,目前仍没有明显下降。重症高峰大约也是在去年12月16~17日左右开始显现。
去年12月的第二周,我也生病了,烧了三天,嗓子和吞刀片似的,还有咳嗽,但之后一天没休,连续工作一个多月,每周末还要去查房,元旦三天也是,每天都去。现在我的咳嗽有点变成慢性了,还有点气喘。现在都不想回忆起那段时期,难以想象再来一遍,我们如何去经受它,这是我们抗疫三年以来最难的一次。去年3~5月长春疫情也很严重,但那时我们急诊科医护是零感染,院感防控做得非常好。
去年12月上旬,各科室医护都在感染,很多科感染率都在80%以上,急诊也很难去向医院要支援,两周后,感染的医护陆续返岗,其他科室原本的病人也逐渐清空了一些。到去年12月中旬,全院所有科室都开放收治新冠病人,支援的人也增加了,这时候我们的压力得到了一些缓解。在没有支援的时候,抢救室一个班有两个医生,每天要面对四五十个重症患者,现在人手翻倍了,是四五个医生面对50多个病人。
辉瑞Paxlovid。图/视觉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药,早期我们连退烧药都开不出来,现在也只有很少的Paxlovid供应,阿兹夫定也不充足。张文宏医生提到的“黄金72小时”,在感染后三天内如果能给患者用上抗病毒治疗,再辅以激素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会缓解。但这是很理想化的一个设想,在东北很难做到,在重症高峰的前几周,我们几乎没有抗病毒药,就好像你去打仗没有武器一样。
我们重症医生都知道“防重症”比“治重症”更关键,都已经发展成重症,出现多器官衰竭了,再去治疗有多难可以想象。
未来几周,我最担心的是农村的感染潮,尤其是春运很多农民工返乡后,可能引发第二波冲击。由于东北三省基层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县级医院欠缺“防重症”的治疗措施,一些医生呼吸机也不会用,可能延误对患者的干预。这些患者可能发展成重症,最终向上级医院转诊、流向城市,再次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我预计这一波重症高峰目前还在平台期,不会很快结束。很多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在防控政策调整初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不出门,但越往后,这部分高危人群也开始相继感染,发展成重症的概率比初期要大。最近几周,在急诊收治的新冠重症病人中,年龄的中位数越来越大,之前八九十岁的老年人相对少,现在占比越来越大。这些老年人总体的疫苗接种率很低,很多人一针都没有打。
这些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氧饱和度低、呼吸困难,很多都是沉默性肺炎,有的患者来急诊时并不觉得自己呼吸困难,但实际一测血氧,已经很低了。所有呼吸系统疾病中,新冠带来的沉默性肺炎比例是最高的。另外,东北地区由于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很多东北人都患有肺气肿(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而且这一疾病往往在冬季会加重。这些患者原本的肺功能就不太好,再合并新冠感染后,很快发展成重症,这种现象在东北很常见。
另外,平常来急诊抢救的患者中就有很多由心血管疾病引发的心脏骤停,这时如果能及时做心肺复苏,一般抢救成功率还是相对高的,但感染新冠后如果发生了心脏骤停,这时患者出现了白肺,发生了呼吸衰竭,再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就比较低了。
(责任编辑:综合)
-
中方对于发展两国两军关系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基本前提是美方必须说到做到、信守承诺,把两国元首共识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采取理智务实对华政策,切实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与中方一道贯彻 ...[详细]
-
【股民必备】||||||||||||||||4月13日消息,三大指数大幅低开,早间弱势震荡,北向资金呈流出态势,物流板块再掀涨停潮,食品饮料、白酒、预制菜等消费股走势活跃,中药、新冠药物板块持续走低。 ...[详细]
-
51Talk COO张礼明辞职,曾被徐小平称为“中国教培产业职业经理第一人”
记者|管丢丢日前,51Talk发布公告称,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COO)张礼明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并将于2022年5月15日正式卸任COO一职。面对国内“双减”政策,在线教育机构不得不做出重大战略 ...[详细]
-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正厅级干部余学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余学强毫无党性原则,目无纪法,对抗组织审查; ...[详细]
-
10家险企获评AAA类!合众人寿、百年人寿等五家机构偿付能力不达标
来源:保险报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7日,共有171家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超七成共计133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下降,但半数公司 ...[详细]
-
【#北京这类家庭在八大中介租房可减免佣金#】4月13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减免市场租房补贴领取家庭租房佣金的倡议书》,其中提出,取得市场租房补贴资格的家庭,可凭“北京市市场租房补贴发放通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熊争艳、屈婷)北京冬奥会已经谢幕,但有一幅画面却长久定格在观众脑海中:一处废弃钢铁厂的冷却塔,成为滑雪大跳台运动员们腾挪跳跃的背景板。“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官方公众号远东股份600869)为快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进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指数早间震荡走低,沪指一度拉升翻红后回落。板块方面,教育板块开盘直线拉升,石油、燃气等资源股走高,白酒股活跃,银行板块上行;供 ...[详细]
-
随着大部分发电厂煤炭库存量愈发紧张,以及夏季用电高峰期即将到来,印度预计将会面临严重的电力短缺局面,停电将会变得更加频繁。这可能会对印度的工业生产及民众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据路透社4月13日报道,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