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放完成 商业银行配套融资加快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作为今年稳增长最重要的亿元银行政策工具之一,60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放完成。基础基金加快
9月28日,设施商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进出口银行获悉,投资投放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元资金投放任务,完成共支持了106个重大项目。配套
此前,融资农业发展银行、落地国家开发银行先后披露,亿元银行截至9月16日,基础基金加快农发行首批和第二批共计19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均已投完;截至9月20日,设施商业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投资投放
与此同时,完成一些商业银行也在加快落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配套融资,配套积极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融资如,9月26日披露,两批基础设施基金授信总额达2816亿元,确保基金项目配套融资有效推进;披露,截至9月16日,已投放6笔国家重大项目配套融资,投放金额超亿元,已批复授信17笔,总金额100余亿元。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规模达到6000亿以上。
“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9月28日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要求。
投向何处?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披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银保监会第一时间批复政策性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规范运作,实现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政策目标;督促政策性银行迅速组建工作专班,重点投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创新、职业教育等领域。前期已经落实到项目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额3000亿元,支持投资项目900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投资撬动作用比较明显。
央行有关司局负责人也曾介绍称,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具体来看,进出口银行披露,进银基础设施基金投放聚焦主责主业,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从投向看,向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投放基金332亿元,占比66.4%;向能源及水利基础设施领域投放基金62亿元,占比12.4%;向集成电路领域投放基金53亿元,占比10.6%;向产业园区及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领域投放基金35亿元,占比7.0%。
农发行披露,其第二批10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中,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城乡冷链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八大领域,投向市政及产业园区、交通领域、水利领域资金分别为433亿、210亿、150亿,三大领域合计占比接近八成。
其中,农发行广东分行投放第二期基础设施基金304亿元,投向领域涵盖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
“投管并重”
9月28日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提出,稳住经济大盘对就业和民生至关重要,要抓住时间节点,推动政策在四季度全面落地、充分显效,巩固经济企稳基础、促进回稳向上,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针对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扩投资促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继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注重用好近期出台的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会议表示,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对于基础设施基金投放完成后的后续工作,进出口银行表示,将扎实做好基金投后管理工作,以投贷联动、同业联动等方式做好已投放项目的配套资金落实,促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农发行也表示,统筹衔接,坚持做好“投管并重”。统筹做好基金第一期项目投后管理和第二期项目投放工作,督促加快资金支付使用、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全力配合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现场督导、现场协调、现场服务,推动政策加快落实,确保基金用得快、用得好,促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资拉动作用。
国开行表示,将扎实做好基金运营、投后管理各项工作,引领带动各方共同参与,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据测算,60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所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将达到6万亿。但值得注意的是,诸多项目建设时间长达数年,也即6万亿的项目总投资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年内落地的仅仅只有一部分。
“总体来看,国务院出台追加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专项债政策直接投入基建领域,体现了政策精准发力,更加注重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高质量规划建设和民生领域补短板,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作者:李愿 编辑:李玉敏)
(责任编辑:综合)
-
1900多万补偿款拖延数月仍未支付 荣丰控股业绩承诺方被责令改正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杨夏 因未及时支付业绩补偿款,SZ000668,股价13.47元,市值19.80亿元)业绩承诺方被青岛证监局责令改正。11月23日,荣丰控股公告披露,控股子公司安徽威宇医疗器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内的科技大腕,都放言自动驾驶汽车有朝一日会取代传统汽车。然而,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人对这种说 ...[详细]
-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开启激进的加息周期,金价已下跌9%,连续五个月出现下跌,也削弱了同类无息资产的吸引力。美元的上涨、欧洲央行官员日益鹰派的言论也令金价承压。尽管新一轮的美国经济数 ...[详细]
-
去年7月底落地的“双减”政策,实施已超过1年。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去年以来,各地开始大力压减存量学 ...[详细]
-
收评:北向资金小幅净卖出7.59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9.37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相关新闻:9月15日,8月银行结售汇数据、外资购债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同时,境外机构连续两个月增持中国国债,同时其持有境内债券下降势头也进一步 ...[详细]
-
探店苹果新机取货排长队,试用顾客关心“灵动岛”到底“灵不灵”
9月16日,首批苹果iPhone 14和iPhone 14 Pro系列新机到货,上海各大门店开始接受预订顾客到店取货。9月17日,第一财经记者在上海国金中心、南京东路以及环球港等多个门店看到,提货的顾 ...[详细]
-
万物云的基石投资者都是谁?淡马锡、瑞银资管、中国诚通控股、润晖投资集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深圳报道迅速走完全部流程以后,万物云已经无尽接近资本市场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万物云已经于2022年9月16日已完成招股书注册,股份代号为 2602.HK,预计于 ...[详细]
-
来源:中国基金报2021年中报显示,权益类ETF中包含股票ETF和跨境ETF)个人持有人占比首超机构,在随后的2021年年报中,个人持有人占比进一步提升。不过,由于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剧烈震荡调整,不 ...[详细]
-
政府在继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扶优扶强的同时,也要扶专扶精,引导大部分中小种企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投入。站在杨远柱办公室窗边,向外望去,是1500亩的水稻试验田。这是湖南长沙宁乡种业科学院的关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