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建立拐卖妇女等侵权行为强制报告排查制度
4月6日晚,国拟拐卖告排陕西榆林发布关于佳县“小雨”事件调查结果。建立据榆林市联合调查组表示,妇女经调查,等侵度网络上出现的权行陕西佳县“小雨”的有关贴文,其户籍登记名为陶某侠,为强患有精神疾病。制报在第二次走丢后,查制于2010年9月被吴某娃与吴某霞带回自己家中,国拟拐卖告排随后以8000元价格出卖给李某民。建立2022年3月10日,妇女公安机关对吴某娃、等侵度吴某霞等涉嫌拐卖妇女的权行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侦办中。为强李某民涉嫌收买被拐卖妇女犯罪,制报已过追诉时效。
拐卖妇女这一话题再度受到关注。除了对是否应变更拐卖妇女儿童罪罪名、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行为的刑罚,一直争议不断,红星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司法实践中,少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方被追究法定责任。为此,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研究所所长王志祥,解读拐卖妇女儿童罪名设定的初衷与变革,以及这背后不可忽视的社会背景。
对收买方未追究法定责任的情况,王志祥表示,涉及到追诉时效的问题,因为法律对3年有期徒刑的最高追诉期只有5年。“在司法实践当中,一旦收买儿童后,往往好多人收买了一二十年,甚至已经抚养成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志祥认为,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是有必要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延长追诉时效,强化对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追究力度,减少无罪化处理的现象。”
▲王志祥1
立法演变
从拐卖人口罪到拐卖妇女儿童罪
红星新闻:拐卖妇女儿童罪发端于拐卖人口罪,最初出台拐卖人口罪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呢?
王志祥:1979年制定的《刑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而是规定了拐卖人口罪。1979年《刑法》第141条规定:“拐卖人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从我们国家情况来看,拐卖人口罪是在1979年刑法当中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对人口流动的管控比较严格,再加上经济的发展水平有限,所以拐卖人口犯罪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就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流动的频繁,拐卖人口犯罪相对而言就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红星新闻:1983年,将拐卖人口罪最高法定刑提高到死刑,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志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犯罪总量处在一个增长的状态。所以在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决定当中就对包括拐卖人口罪在内的7类犯罪,把法定最高刑上升为死刑。很明显立法意图是为了强化对这7类犯罪的严厉打击。应该来说在短期内还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拐卖人口犯罪在总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红星新闻: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犯罪分子的决定》增设拐卖妇女儿童罪。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罪与拐卖人口罪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这在司法实践中有什么变化?
王志祥:这个立法是考虑到在司法实践当中,就拐卖人口犯罪而言,拐卖的主要对象是妇女儿童,为了强调对拐卖妇女儿童行为的打击,所以说通过单行刑法这个方式,向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予以犯罪化,确实形成了拐卖人口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并存的一个格局,导致在司法实践当中,对于拐卖妇女儿童行为,要按照单行刑法的规定,认定为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对于拐卖妇女儿童以外的其他人口行为,就要认定为拐卖人口罪。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刑法当中的拐卖人口罪起到了一个堵漏的作用。
▲图据视觉中国2
立法漏洞
遗漏对已满14周岁男性人格尊严的保护
红星新闻:在1997年《刑法》中将已满14周岁的男子排除在拐卖犯罪的对象范围之外,已满14周岁男子的人格尊严和妇女儿童的人格尊严是不可同等对待吗?
王志祥:1997年《刑法》在设立拐卖犯罪时,实际上采取了简单一致的做法,具体来说就是把刚才我所提到的《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决定》当中,所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移植到了1997年《刑法》中,这样一来实际上就遗漏了对于妇女儿童以外的已满14周岁男性人格尊严的保护。
但是从刑法理论这个角度来看,人格尊严为所有人口都共同所享有。所以1997年《刑法》在设立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同时,将拐卖已满14周岁男子这个行为予以非犯罪化处理,这个在道理上显然是说不通的,这实际上属于一种立法上的漏洞。比如山西的黑砖窑案件,他们拐卖智障男子到黑砖窑里去做苦力,就只能按照强迫劳动罪来对这样的行为加以惩治。
红星新闻:在你的专著中建议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表述调整为贩卖妇女儿童罪,为何提倡用“贩卖”而不是“拐卖”?
王志祥:在这里实际上就涉及到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这六种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如果说把这个罪名表述为拐卖妇女儿童罪,一方面就容易让人引起一个误解,认为在司法实践当中,只有先拐后卖才可以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然而在大量的案件当中,根本不存在“拐”这个行为。譬如说父母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另外一点,可能会让人们误认为拐卖妇女儿童罪成立,应该是以违背妇女儿童的意志作为前提的,但实际上在司法实践当中,妇女儿童即便是自愿同意被卖,也不影响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成立。
在这里就涉及到拐卖妇女儿童罪究竟保护的是什么,好多人说保护的是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但是人身自由是可以承诺出让的,一旦从人身自由角度来认识这个罪会非常麻烦。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其实就是不把人当成人,把人给物化,把人给商品化了,它构成了对人的尊严的侵犯,应该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严打拐卖妇女儿童,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大屏公益广告。图据视觉中国3
立法特点
收买行为大多过了追诉时效而无法定罪
红星新闻: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你在专著中提到,这项罪名呈现出轻刑化的制刑政策,立法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志祥:对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而言,采取轻刑化的刑事政策总体上与该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是相吻合的。尽管买和卖一般而言是相互对应的,但从拐卖犯罪产生的诱因来看,拐卖行为的发生和收买行为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关系,拐卖类犯罪预防和惩治的重点仍应放在消除犯罪原因即打击拐卖犯罪分子上,而且,与出卖行为的多样性相比,收买行为从形式上要单纯得多。这些均决定了收买行为的刑罚配置不可能与出卖行为等量齐观,对之只能处以相对较为轻缓的刑罚。
红星新闻:近年来很多寻亲家庭都找到了孩子,但在司法实践中,少有收买被拐卖儿童的家庭被追究法定责任,这是为什么呢?
王志祥:这涉及到追诉时效的问题,因为法律对3年有期徒刑的最高追诉期只有5年,在司法实践当中,一旦收买儿童后,往往是收买了一二十年,甚至已经抚养成人,已经没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一旦过了5年后,国家在原则上就没有追诉权了。
如果说适当的提高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法定刑,譬如说把法定最高刑的3年有期徒刑提高到7年甚至10年有期徒刑,这样就可以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追诉时效,从5年上升到10年甚至15年,这样一来大大强化对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追究力度,减少司法实践当中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无罪化处理的现象。
红星新闻:在你的研究中,被拐卖妇女自愿留下来和收买人继续维系家庭关系的比例高吗?
王志祥:这个比例不算很低,尤其是当妇女已经在当地结婚并有了孩子,她想要脱离被收买家庭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就发生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她甚至自己也会认同被收买这个行为,这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如果说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打击的话,它往往会制造非常大的一个社会难题。
因此婚姻登记的工作人员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报告义务,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治理来讲,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发力。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规定) ,针对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门规定了两个渎职性的犯罪,一个是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另外一个就是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当然从司法实践角度来看,这两个罪适用的面比较窄。从立法规定这个角度来看,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它规定得含糊,在司法实践当中,哪些人究竟属于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不是特别明确,由此就造成在司法实践当中,在适用两个条文的时候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现象。
▲图据视觉中国4
法定刑之争
“买卖同罪”在刑法中很难实现
红星新闻:前段时间有许多的法律专家和人大代表,都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问题进行了探讨,你注意到了哪些观点?
王志祥:罗翔教授提出了“买卖同罚”,我认为在刑法中是很难实现的,中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所发生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是处于剥削的目的,比如说买卖为奴或者说买卖强暴,但是中国刑法当中所规定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从司法实践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都是为了建立家庭为目的,与被拐卖的妇女建立婚姻关系,与被拐卖的儿童建立子女关系。两者的危害性还是应该予以区别对待,两者的法定刑不可能保持在一个水平上,否则的话实践上无法突出打击的重点。
此外,罗翔教授将此罪与非法收购野生动物相比的说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当然有些人也指出来,把个人和动物简单地进行对比恐怕也不是特别合适,对人和动物立法出发点还是存在较大不同,但是罗翔教授这个观点也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问题,中国刑法规定本身会导致人们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如动物,我觉得这个现象确实值得引起重视。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法定刑应该予以维持,认为收买妇女儿童的行为,发生之后接续会发生一些重罪的行为。比如说非法拘禁行为、强奸行为等等,像强奸这样的犯罪,一个妇女被收买以后,她所发生这个性行为怎么可能是自愿,但是这仅仅是观念上的一种推定,司法实践当中认定构成强奸罪,还需要证据来加以支撑,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一般来说都是单独定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有必要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法定刑,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后续重罪发生的可能性。
红星新闻:你认为拐卖妇女儿童罪在立法上还有哪些地方有待完善的吗?
王志祥:我认为从立法角度来看,可以总结为一升一降。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应法定刑升高至6、7年,甚至10年。这是考虑到其本身有一定正当性,也就是说适婚人口这一块,男女性别差别比例太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甚至认为越南新娘、缅甸新娘是没什么问题的。实际上这一犯罪问题背后,带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原因,不能只让犯罪人本人来承担。
另外一方面的话,我认为对于拐卖妇女儿童这个行为,法定最低刑规定为5年有期徒刑较高,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亲生父母贩卖亲生子女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事出有因,譬如说生活过不下去了,无法把子女给养活,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就提到,这类情形或许就应该在刑法当中规定5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法定刑幅度,从而对这类行为予以恰当的刑法评价。
(责任编辑:焦点)
-
主题:从蔚小理看新能源车的投资价值直播时间:8月30日晚20:00主持人:新浪财经主编 李兀 账号:@派哥聊美股嘉宾:IT创业者、互联网研究达人 雨枫 微博账号:@雨枫有话说视频:全文实录:主持人 ...[详细]
-
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重点:未流露2023年降息的想法,加息更慢但利率会更高,经济恐有下行风险
每经记者 文巧 每经编辑 高涵 当地时间1月4日,美联储公布了去年12月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会议纪要,透露官员对经济、金融形势和加息路径的研判。彭博行业研究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情绪指标显示,本次纪要 ...[详细]
-
时光更迭,新旧年交替之际,地产大佬相继发声展望未来。近日来,碧桂园、中国恒大、华润置地、中国金茂、中海集团、绿地集团、等多家房企掌舵者,均通过新年致辞的方式,总结2022年的工作,并对2023年行业及 ...[详细]
-
“高质量发展”成为公募基金行业2022年的关键词。如何在做好本业的同时,加快推动自身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好地服务行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每一家基金公司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基金 ...[详细]
-
◎记者 魏倩作为银行零售金融转型重点,信用卡业务又一次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从上市银行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看,信用卡业务总体疲软,新增发卡量增速放缓、贷款余额下滑、资产质量存下行压力,也有部分中小 ...[详细]
-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当地时间1月4日发布了一份最新展望报告。该报告认为,美联储几十年来最为激进的加息政策将对2023年的美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即便劳动力市场强劲等因素使美国经 ...[详细]
-
据报道,知情人士表示,加密货币公司FTX前首席律师丹尼尔·弗雷德伯格Daniel Friedberg)同意与美国检察官合作对该公司的崩溃事件进行调查。对于上月因为刑事欺诈指控遭到逮捕的FTX创始人山姆 ...[详细]
-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3669)“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10.9港元。该行表示,永达于去年6月底共经营241间汽车经销店,73%店铺位于最富裕的华东地区。由于其是宝马及保时捷于内地最大的汽车经销 ...[详细]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举办 66个国家和地区已注册参展参会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举办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欧阳洁《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7 版)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举办。8月3 ...[详细]
-
本田中国2022年终端汽车销量约为137.31万辆,同比下降12.1%
本田中国1月5日发布2022年终端汽车销量。2022年,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373,122辆,受新冠疫情及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同比下降12.1%。其中,Honda电动化车型全年终端累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