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占比普遍超3% 农商行大手笔下注金融科技
本报记者郭建杭北京报道
上市农商行2021年年报披露赛程过半,人才融科目前已有8家上市农商行发布2021年年报,占比注金包括6家A股以及2家港股农商行。普遍从已披露的超农年报中可窥得2021年农商行在金融科技业务上的建设情况。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得知,商行多数农商行2021年信息科技条线的大手投入持续加大。在具体的笔下投入方向上,数据中心办公大楼、人才融科数据平台系统开发等是占比注金主要投向领域,而对智能风控系统、普遍智能网点建设的超农投入比例相比2020年有缩减。
此外,商行农商行2021年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大手科技成果转化也有亮点出现,如(601077.SH)深化科技自主创新,笔下以专利和著作权为研发方向,人才融科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奖。
整体而言,头部农商行在金融科技赛道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中小农商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则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人员、资金投入稳定增长
据记者了解,国有行和股份行在信息科技方面的专业人员占比普遍在3%左右。相比之下,农商行在金融科技方面起步较晚。梳理各家农商行2021年财报中对于金融科技人员的配置数据可以看到,随着近几年农商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人员配置持续增加,目前基本达到了这一比例。
渝农商行年报提到,金融科技条线年均投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截至2021年末,渝农商行金融科技人才总数超440人,金融科技人才占比提升至3%。这一数据在2020年末为367人,人员占比为2.4%,2021年中报则显示为422人,人员占比为2.8%。
(002839.SZ)则披露,“2021年各类金融科技专业人员127人”。对比张家港行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2414人来看,张家港行金融科技人员占比已达到5%。
(601128.SH)的年报披露显示,截至2021年末,常熟银行全员6849人,技术人员为261人。对比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常熟银行技术人员为264人,人员数量变化不大,但技术人员的占比也达到了3%左右。
尽管广州农商行(01551.HK)的技术人员占比并未明确,但根据其公告,广州农商行的信息科技技术人员已达到307人。
从科技条线的具体投入规模来看,多家农商行有持续20%左右的增长幅度。尽管大部分农商行并未在年报中公布明确的信息科技条线成本,但在回应投资者的相关问题中,也提到了成本增加的情况。
广州农商行财报显示,“2021年,本行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与应用投入,全年信息科技投入4.67亿元。”
渝农商行未单列该数据,但财报显示2021年持续优化财务资源配置。“2021年,本集团业务及管理费84.88亿元,重点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为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奠定了基础,成本收入比27.52%,控制在上市银行较好水平。”
张家港行未明确公布科技部分的投入,仅公布电子设备运转费2021年为4357.9万元,2020年为3278.4万元,增额为1079.5万元,增长率为32.93%。
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联系张家港行方面了解到,“金融科技整体的投入比例在营收的5%左右。目前,张家港行2021年全年营收46亿元,对照5%的比例年投入约在2亿元以上,每年投入增加二三千万元左右。”
此外,常熟银行2021年年报公布的数据上显示,研究开发费在2021年末445万元,对比2020年3000万元,出现同比增减-85.18%。但对于研究开发费用为什么有这样大幅度的降低等问题,2021年年报中并未做解释。
记者同样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常熟银行方面了解到,“2021年金融科技的整体投入在大概2.5亿元左右,对比2020年会有900万元的增加,其中系统建设的资金使用比例最高。”同时,“研究开发费用是科技投入的部分费用。此外,还有部分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但整体来看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对比2020年是有提高的”。
科技建设各有侧重
在人员配置而成本投入之外,农商行2021年在信息科技建设方面的具体侧重点各有不同。
渝农商行“科技兴行”战略定位较为明确,“本集团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及战略投入,加快智能平台推广应用,不断丰富数字产品体系,构建数字化信贷决策体系,持续推进业务和管理创新,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差异化开展财务资源配置,精细成本管控措施,精简日常开支,合理控制营业成本。”
渝农商行董事长刘建忠指出,“我们机构众多、深入一线、贴近客户,具备人熟地熟的先发优势、敏锐迅捷的营销体系、精准独到的风控策略、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这些独特的条件都将成为我们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特征,不断放大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应用价值,逐步打造起小而美、专而精的数字生态。”
从科技条线的人员配置和组织架构来看,渝农商行在科技条线搭建了“一会一中心一部一实验室”,包括高管层下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以及由金融创新部、电子银行部、应用研发中心、数据管理部、直销银行团队5个总行一级部门构成的金融科技中心;以及科技信息部;金融科技实验室。
其中,金融科技实验室于2020年设立,专门开展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同时为本行博士后工作站金融科技领域课题提供研究环境。
下转 B8
(责任编辑:热点)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去年亏损1.45亿的奈雪,今年上半年又亏了2亿多。年轻人买不动奶茶了,曾经以高端著称的新式奶茶也正式勒紧裤腰带,计较起房租和人工成本来。新式茶饮究竟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众多互联网企业在2023年开年喊出了“开源节流”的口号,乐视包括乐视网和乐融致新两家公司)却有不同的节奏。近日,乐视执行“每 ...[详细]
-
初显暖意的元旦票房让市场对2023年“春节档”颇为期待。目前“春节档”已有数部电影密集定档,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多部重磅影片的定档为行业带来更多信心,2023年国内电影市场有望迎来较好的增 ...[详细]
-
2023港股在内的中国权益类资产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借道公募基金布局港股投资
经历了2021年近一年的下跌后,港股在2022年的进一步弱势超出多数人预期。造成此前港股下跌局面的因素是多重的,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可归纳为“三重压力”:地缘局势影响风险偏好;经济环境影响企 ...[详细]
-
11月21日房山区新增涉疫风险点位提示,有交集速报告!为了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现将我区11月21日新增风险点位梳理通报:11月14-20日房山区长阳镇长阳天地9号院11月1 ...[详细]
-
建滔集团:2022年纯利最高45亿,较2021年下降约58%至64%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肥水不流外人田”,很可能对业绩带来损害。在基金产品数量突破1万只的市场环境下,选基已堪比选股,这使得投资者被FOF产品所吸引。组合分散、慧眼识“基”、风险 ...[详细]
-
2023开年以来,ETF成交继续保持活跃。Wind统计显示,近一周来看,ETF份额减少60.51亿份,而总规模增加0.01亿元,为15184.93亿元;日均成交额增加34.14亿元,达1179.66亿 ...[详细]
-
以岭药业声明: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公司保留追责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能源研发中心来源:文华财经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周五夜盘宏观因素再次主导风险资产波动,随着美国公布非农数据后,美元大幅回落,海外股市、金银铜等均大幅上涨,油价虽然也有冲高动作,但最终还是回吐了涨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