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来源:经济日报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已揽收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显示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却没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有下硬约很有可能是文整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治虚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货靠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已揽收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显示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却没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有下硬约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文整此外,治虚预售刷单、货靠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已揽收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责任编辑:百科)
-
房地产“金融16条”落地10天:多家房企套现融资 楼市现翘尾行情
来源: 时代周报市场底或许就在当下2022年以来,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深远的政策,终于在立冬后落地。11月1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下称“《通 ...[详细]
-
1月16日下午,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主题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繁荣首都文化、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详细]
-
每经记者 宋钦章 每经编辑 马子卿 1月16日晚,SZ300773,股价16.26元,市值130亿元)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1755万元收购公司联营公司简链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链科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月18日周三),A股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升0.16点至3224.41点,其余股指涨幅略大,深沪主板及“双创”板块都有所缩量,暗示20 ...[详细]
-
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当地时间21日宣布,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后3年将拨款54亿美元用于向黎巴嫩提供粮食援助。黎部长会议发表的一份声明援引米卡提的话说,这一粮食援助将于2023年到2025年实施,援助粮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在三亚火“出圈”之后,春节旅游市场就连三亚“平替”目的地也变得不再“平替”。1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春节期间,此前作为三亚“平替”目的地的西双版纳、万宁、陵水等地酒店价格近来出现水 ...[详细]
-
“以股抵债”、“割肉还债”已成多家房企的共同还债方式。继富力地产之后,“环京一哥”基业600340.SH,简称“华夏幸福”)的美元债重组方案也在昨日1月16日)通过,这对很多仍在美元债谈判桌上的房企和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贝莱德副董事长Hildebrand认为,今年发达市场央行将继续加息,以确保通胀率保持下行路径,这与交易员预期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的观点背道而驰。1月16日周一,贝莱德副董事长Philip ...[详细]
-
周二11月22日)亚洲时段,在近一周高位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107.80附近,因为亚洲大国疫情防控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前景的担忧,周一、纽元等商品货币表现较差,美元的避险需求有所回升,帮助美元指数 ...[详细]
-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予00179)“中性”评级,上调2023-25财年盈利预测3%至5%,目标价由9港元升至9.45港元。近日公布第三财季收入同比增长7%至9.04亿美元,符合该行预期。季度汽车产品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