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与人口格局之变:中西部多地缘何实现常住人口增长?
编 辑丨张星
近期发布的农民《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我国各省份人口增长呈现“冰火两重天”。工人
具体来看,口格2021年,变中湖北、西部浙江和广东的多地常住人口增长达到60万人或者更高,但有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缘何
同时,实现有更多省份加入自然人口负增长的常住行列。《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人口2021年四川、增长重庆、农民湖南等13个省份均出现自然人口负增长(即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工人
然而,口格一个有趣的变中现象是,部分出现自然人口负增长的地区,却呈现出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局面,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重庆。这个人口老龄化偏高的地区,正依靠着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回流人口,迎来人口的持续增长。
“我是重庆梁平区人,从2015年开始,我就读的职业高中安排我们去北京实习,主要是在厂里做卡车的零件。过了几年,我回到重庆,先后干过外卖、进过电子厂,目前在仓库工作。”陈敏(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外面的工资和本地其实差不多,重庆甚至比外地高一点,我更倾向在重庆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人口上看,最近数年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劳动力省内流动的占比提升,尤其是一些地区出现农民工回流。这对于当地的经济能够产生正向作用,包括总人口的增长、企业用工需求的满足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重庆总人口增长背后
近年来,重庆保持常住人口增长,但最新的人口局面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2021年,重庆年末常住人口3212.43万人,比上年增加3.50万人。但是,当年重庆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49‰,死亡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5‰。换句话说,重庆在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局面下,迎来总人口正增长。
这背后,与重庆农民工返乡密切相关。2021年,重庆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08万人,比上年增长14.5%。全市农民工总量756.3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外出农民工513.6万人,下降1.7%;本地农民工242.7万人,增长13.4%。
事实上,重庆农民工返乡已成趋势。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全市外出农民工人数连续3年持续下降,同比降幅为2.2%、3.6%和1.7%。
与之相对应的,是重庆本地农民工的持续增长,尽管数量仍然远低于外出农民工的数量。
为何重庆出现农民工返乡?这与当地的城镇化、工业化密切相关。
202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城镇人口2259.1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32%,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08万人,比上年增长14.5%。
此外,重庆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8.9%和19.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摩托车产业增长5.9%,电子产业增长17.3%,装备产业增长16.8%,医药产业增长14.5%。
而这些产业也是用工大户,为重庆的农民工提供了工作机会。一位重庆的工厂招工中介周婷(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重庆这边招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工,工资水平不低。比如她负责招聘的一个电子厂,要求招聘有焊接或者电子厂经验的农民工,薪酬是纯计件模式,多劳多得,目前月综合工资4500-8000元左右。
“另外一个不要求有工作经验的生产线操作工,工人月综合收入一般在3500到5500元,工作是两班倒。”周婷表示。
陈敏表示,他周围很多人选择去武汉和南京打工,但也有不少人留在本地。“外面的工资和本地其实差不多,我目前还没打算去外地。”
一位重庆的农民工企业家徐梦(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15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后来返乡创业,主要把乡村的土特产通过定制直接输送到社区每个服务站。“重庆是一个充满着机遇的城市,只是很多行业的体系有待完善,需要一些标准化模板化的服务体系,身在重庆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
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断推进的工业化,使重庆在自然人口负增长的局面之下,仍然呈现出总人口正增长。和重庆类似的还有四川,四川2021年末常住人口83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但当年四川自然人口增长率为-1.89‰。
就业与城镇化、产业化密切相关
目前来看,农民工返乡就业与中西部的城镇化、产业化正在密切配合,进一步改变我国的人口格局。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达到90.7%。
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第一,发展富民产业稳岗。第二,支持农村创业增岗。第三,加快项目建设拓岗。第四,壮大县域经济扩岗。
目前看,农民工返乡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但各个省的情况颇有不同。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中西部农民工大省,都能够依靠回流人口,实现总人口正增长,部分仍然呈现明显的人口流出。
不过,以重庆、四川、河南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正在积极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以留住和吸纳更多本地农民工。
以河南为例,2022年10月,“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专场上的消息显示,河南十年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06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全省累计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达137万人,带动900多万人实现就业。
2021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则显示,当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63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20.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134.33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878.36万人,省外输出1255.97万人。
“各地的发展状况并不一致,但可以看到各地都在尽量地吸引人才,并且不断地放低入户门槛。”杨舸指出,“各地已经意识到,如果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必须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不能仅仅吸引高学历的人口。”
各地积极吸纳劳动力的一个背景,是多个省份步入自然人口负增长。这使得劳动力资源更为宝贵。
杨舸指出,出现自然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其原因首先是生育率的下降,其次是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而一个地方的老龄化偏高,也可能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流出较多。
因此,农民工的回流,有望部分改善一些中西部省份的人口结构,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徐梦指出,重庆人口基数大,农民工相对好招。另一位在重庆从事建筑行业的工头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重庆的农民工比较好招。
近日,中西部省份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以帮助农民工就业。比如,11月,重庆在第十六个“重庆农民工日”到来之际,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返乡创业成果展销活动、农民工政策宣传活动等线上、线下活动。
而据四川省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向当地媒体介绍,长期以来,四川把农民工作为战略性资源,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下一步将通过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16条和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进一步为全省农民工做好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地方的农民工是在年龄偏大的时候返乡,这也对地方政策提出新的要求。
“需要意识到,一些返乡农民工由于年龄偏大,存在养老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农民工过去在外地参加过养老保险,返乡后可能存在一些政策上的接续的问题,需要政府完善相关人口迁移流动的政策。”杨舸表示。
(责任编辑:时尚)
-
日前,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江银行)因通过信托通道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嵌套委托贷款或集合信托,资金用于购地、面向一般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投资上市公司非公开 ...[详细]
-
4月15日晚间,北交所市值“一哥”发布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增64.09%-79.35%。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收盘,贝特瑞报78.88元/股,下跌5.65%, ...[详细]
-
iPhone可能终究会有一个潜望镜镜头。家化电子公司本周宣布,计划花费1,910亿韩元建设新设施,以生产新机型。家化是光学图像稳定OIS)执行器的供应商,目前为三星的Galaxy S22系列提供OIS ...[详细]
-
针对王思聪的质疑,16日,回复中新经纬称,公司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对于近期不实舆论信息,以岭药业已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14日,王思聪转发了一则质疑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组织)是否 ...[详细]
-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哈力克)国务院常务会议今日召开,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指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英大证 ...[详细]
-
信息量太大!央行重磅发声,适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回应房地产金融、人民币汇率…
4月14日,人民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一季度信贷社融数据,并回应房地产金融、汇率、货币政策等热点问题。央行表示,数据显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34万 ...[详细]
-
中新网哈尔滨4月16日电 邹海雷 程广福 记者 王琳)16日,中国首台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轴流式水轮机真机转轮在哈尔滨制造完成并成功交付。这一成果有助于推动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增材制造技 ...[详细]
-
是谁摧毁了“莫斯科”号巡洋舰?环球网)俄罗斯国防部14日承认,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发生火灾,导致弹药储存被引爆。俄军在声明中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火灾导致弹药储存被引爆。舰艇受 ...[详细]
-
太古股份公司A11月22日斥资约527.69万港元回购8.8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在医监医保车内,三名航天员还吃了他们返回地球后的第一顿饭。除了吃得好不好,不少朋友关心,三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地球后,也需要隔离吗?答案是的确需要隔离。最主要的原因是,航天员因为长期飞行,免疫力会发生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