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率传导机制正在建立,存款利率预期内“补降”,或利好金融地产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据各银行网站,新利9月15日五大行存款利率出现下调。率传利率利好其中,导机地产活期利率下调5BP;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5BP,制正其余期限利率下调10BP。建立金融和部分股份行的存款存款利率也出现下调。
记者了解到,预期这和存款利率新报价机制相关,内或是补降预期内的“下调”,将为未来贷款利率的新利调降创造空间。而随着此次报价的率传利率利好落地,“MLF—LPR—贷款”的导机地产利率传导机制正逐步演化为“MLF—LPR与10年国债—存款与贷款”,内嵌了稳息差的制正机制。
存款利率“补降”
9月15日,建立金融六大行相继更新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具体来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存款挂牌利率一致:活期存款0.25%,较此前下调5BP;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下降10BP;而三年期利率为2.6%,下调15BP。
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可理解为“补降”,这和存款利率报价的新机制相关。央行《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央行称,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其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及时高效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给予适当激励。
Wind数据显示,8月15日一年期LPR下降5BP至3.65%;10年期国债收益率方面, 当前在2.65%左右,相比8月15日前后下降了约10BP,相比6月份则下降了20BP。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9月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1月、8月公开市场操作和MLF中标利率两次累计下降了20个基点,带动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1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0.35个百分点。
刘国强还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
“简单理解就是,存款利率要市场化,它可以参考的基准之一是1年期LPR,1年期LPR下行之后,银行存款利率可以参考它做相应调整。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调即是这一逻辑的兑现。” 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
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表示,考虑到今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下降约20BP,1年期LPR下调15BP,本次存款利率降息应该更多理解为“补降”,是对货币宽松趋势的确认。
实际上,今年4月存款利率已在新机制下进行了一次下调。央行披露,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4 月最后一周(4月25日-5月1日),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
利率传导新机制
今年两次存款利率下调,其实有着深层次的背景,那就是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这起源于2019年8月。当时,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也就是说,MLF利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LPR,进而带动贷款利率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完全弱化。
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以来央行多次降低MLF利率,进而带动LPR和贷款利率下行。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负担,但对银行来说,这意味着利差的收窄,进一步压降会削弱银行补充资本、抵御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受到负债的影响,如果负债利率降不下来,那么贷款利率也很难降下来。而银行负债端六成以上都是存款,但此前存款利率尚未进行市场化改革,且自2015年10月后没有再调整:1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基准利率为1.5%,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基准利率为2.75%。实践上,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有上浮。
在此背景下,如何降低存款利率从而为贷款利率的下调提供空间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市场一度提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建议,但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就是要降低基准利率的作用,再次调整基准利率有违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存款利率的改革牵涉极大。刘国强2020年4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存款利率是利率体系里的压舱石,作为一个工具是可以使用的,但这个工具比较特殊,使用起来要考虑更多一点。比如,要考虑物价情况,当前CPI明显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另外要考虑经济增长还有内外平衡的因素。利率太低了,货币贬值压力也会加大。特别是,存款利率和关系更加直接,也要充分评估和考虑老百姓的感受。总的来说,(调整存款利率)作为工具是可以用的,但是用这个工具要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
最终,央行进行了两次改革: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报价形式上和贷款看齐(均为加点)。 第二次即为今年4月,存款利率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
钟林楠表示,从存款利率跟随MLF利率与LPR报价下调的实践来看,央行似乎构建了一个新的利率传导机制“MLF—LPR与10年国债—存款与贷款”。这一传导机制是对前期“MLF—LPR—贷款”模式的修正:一则推进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二则提高了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能力,亦提高了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三则内嵌了稳息差的机制,缓和了贷款利率单边变化、存款利率刚性、息差收敛的矛盾。
市场影响几何?
此次存款利率调整后,各方也高度关注其对市场的影响,尤其是贷款利率的影响。可供参考的是,今年4月存款利率降低后,虽然5月MLF利率未变,但是5月5年期LPR下调了15BP(一年期LPR未变)。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本次存款利率下调,将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引导LPR下调。本次存款利率调整中,长期限存款利率调整幅度更大,有利于进一步压缩5年期以上LPR报价与MLF的加点空间,进而带动企业与居民端中长期信贷需求的恢复。
周岳则表示,按照“贷款决定存款”的调节机制,不能简单从本次存款利率降息直接得出随后下调LPR的判断。但随着信贷配套政策效果释放和财政发力对于流动性的支撑作用减弱,四季度流动性边际收紧的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通过降准置换MLF补充资金缺口、同时为调降LPR打开空间的可能性上升。
钟林楠表示,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可以通过降低银行存款负债成本的方式来缓解银行息差的收敛压力,从而为贷款利率的继续下降创造空间。后续只要贷款利率(房贷利率)再度降至央行给定的下限,而地产销售与实体经济仍旧偏弱,那么央行政策就有可能会继续发力,引导LPR报价下调,打开贷款(房贷)利率下限。至于是9月继续下调5年期LPR,还是后续择期下调,主要是节奏问题。
钟林楠还表示,存款利率的下调会降低居民的储蓄收益,理论上会刺激居民消费与理财投资,但这一影响是否会兑现还需看疫情环境、风险偏好,以及资产投资回报率的状况,短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更高一些的是,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利于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价值风格。
(作者:杨志锦 编辑:曾芳)
(责任编辑:焦点)
-
为推动交通领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2023年前,北京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此外,2025年前,全市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北京市 ...[详细]
-
来源:海外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资料图) 海外网3月31日电俄罗斯《生意人报》3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需要用卢布支付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azprom)正在研究停止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详细]
-
3月31日,周三晚间公布的美国3月ADP就业人数录得增加45.5万人,略微高于预期的增加45万人,前值从增加47.5万人上修至增加48.6万人。ADP报告显示,3月建筑业就业人数增加1.5万人,2月增 ...[详细]
-
去年新增贷款2.12万亿!工行透露今年信贷思路:上量上日均!适度靠前投放!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上海证券报“营业收入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净利润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月30日,“宇宙行”携其2021年成 ...[详细]
-
11月15日,安徽淮南的杨维云在家里打开了直播间,给她的粉丝们教拼音、识字。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杨维云在镜头面前滔滔不绝,声音洪亮,用笔有力,不时还会随着拼音的声调做出手势,很难想象,这是个已经73岁 ...[详细]
-
赛诺菲发行15亿欧元可持续发展债券 融资成本将与药物提供数量挂钩
赛诺菲SNY.US)表示,已为首次发行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债券定价,该债券将与药物获取情况挂钩,总价值15亿欧元17亿美元)。该公司表示,融资成本将与未来5年累计向患者提供基本药物数量的具体目标挂钩。这些 ...[详细]
-
货币:/美元阻力位2:1.1282阻力位1:1.1206即期价格:1.1156支持位1:1.1047支持位2:1.0999周三3月30日)收于1.1156,涨幅为0.64%。周三俄罗斯军队继续轰炸基辅 ...[详细]
-
苏州稻香村八年商标战终审败诉:“稻香村集团”商标被判无效 被指损害北稻“在先权利”
中国网财经3月31日讯记者 郭帅)“南北稻香村商标争夺战”迎来新进展:就北京稻香村申请撤销苏州稻香村在“饼干;糕点;面包;月饼”商品上已注册的“稻香村集团”商标一案,日前北京市高院支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详细]
-
转自:劳动午报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本市首家蔬菜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标准化示范区样板正式建成。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项目建设3年来,蔬菜年产量增加11.3%,顾客投诉率降低6.4%,自检、送检 ...[详细]
-
隔晚俄乌双方进行第五次会谈,虽然未能达成停火协议但双方均做出让步。俄方表示将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附近的军事行动,并愿意考虑安排总统间的会谈。乌方正在为除克里米亚和分离势力控制以外的地区寻求国际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