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大数据赋能建议
摘 要
党的建设据赋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中国核心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高收良好环境。近年来,益债议我国对于支持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成长、券市开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的大数顶层设计与区域规划逐步铺开,探索推进中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适逢其时。建设据赋面对信息不对称等市场痛点,中国在机制创新方面,高收我国已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益债议如深圳市发文支持探索“投资人选择、券市发行人付费”的大数债券市场中介机构选聘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建设据赋本文重点论述并建议探索“以隐私计算赋能数据采集、中国以区块链赋能数据监测、高收以AI算法赋能企业风险画像构建”的大数据赋能模式。
关键词
高收益债券 大数据 隐私计算 区块链
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形成的政策条件
在国际市场上,高收益债券是指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级(标普、惠誉评级BBB以下或穆迪评级Baa以下),以及部分未获得评级的债券,此类债券发行人往往具有弱质性,通常为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需以较高的票面利率作为风险补偿。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机制健全、功能完善的高收益债券市场,特别是一级市场发展仍不充分。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支持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日益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自2021年8月以来,国家、省市级高收益债券有关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当下,探索开展中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适逢其时。
(一)顶层设计:政策窗口逐步打开
2021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规范发展资产证券化、高收益债券产品”“探索在符合条件且依法合规获得批准的区域交易平台以试点方式发展面向本地发行人和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区域债券市场”,首次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层面提出“高收益债券产品”“区域债券市场”两大概念,为后续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明确了探索方向。
(二)区域规划:鼓励地方先行先试
在国家级政策的引领下,区域层面的探索逐步推开。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川渝两地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提出“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定向发行高收益债券”。202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探索发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同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综合授权改革为契机,打造全国首个高收益债券市场试点”。
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阻碍与应对
(一)主要阻碍:信息不对称带来增量风险
支撑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的底层逻辑是风险收益相对对称:弱资质发行人的经营不确定性带来债券偿付的高风险,发行人以高收益率作为风险补偿。但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形下,信息差本身形成了增量风险,风险收益过度失称,阻碍了高收益债券的资金供给侧形成。
就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而言,市场难以通过传统的资产规模等总量型财务信息判断其实际经营状况,且中介机构的客观中立性在“发行人付费、发行人选择”选聘机制下也受到影响,可能存在数据粉饰等情形,信息失称程度高企不下;投资者出现“不敢投、不想投”的高度谨慎心理,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长期面临债市融资难问题。
(二)应对措施: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
在国际上,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曾历经曲折。多层次信息披露体系、优化中介机构选择模式等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近年来,发行高收益债券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基于国际经验与前沿技术的高起点进行探索,可充分发挥在机制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机制创新方面,可探索通过改革中介机构选聘机制、优化信息披露体系等缓解信息不对称。2022年4月,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科技创新企业信用债融资研究》,提出了覆盖科创企业高收益债券全生命周期的机制创新建议。2022年11月,《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吸纳相关机制建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于政策层面提出要“探索‘投资人选择、发行人付费’的债市中介机构选聘机制”,有利于保障中介机构的客观中立性,提升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透明度。
在技术创新方面,可探索通过大数据赋能融资模式加强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总体方案》提出“支持试验区内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符合科创企业特征的信用评分、内部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模型”,对技术赋能风险防控模式予以支持。随着我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渐趋成熟及征信公司等新型风险揭示机构不断出现,各方可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缓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中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建成与扩容。
大数据赋能高收益债券融资的模式建议
当前,贷款市场已有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大数据赋能模式,可为债券市场提供参考。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地方政府陆续根据自身数据禀赋,构建起一批依托大数据赋能贷款融资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对企业多维数据进行信息交叉校验与分析,有效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大数据赋能高收益债券融资的难点:信息安全与数据获取
当前,债券市场难以复制贷款领域的大数据赋能融资模式,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安全顾虑与数据获取困难。在债券融资过程中,由于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需面向较为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投融资方关系不及银企关系稳定,保密约束面临挑战,因而企业对披露自身信息较为谨慎,同时也造成投资方获取企业多维数据的困难。
近年来,征信机构、数据供应商等新型风险揭示机构通过自有数据沉淀、外部数据采购等方式,实现了对企业专项数据的集成,并形成了相应的分析工具箱。引入新型风险揭示机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收益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也逐渐被更多债券市场机构所关注和应用。但受限于部分数据获取渠道不畅、采购成本较高,新型风险揭示机构数据品类不齐全,难以全面刻画发行人的信用风险。此外,新型风险揭示机构现有的数据矩阵及分析工具主要应用于传统信用债产品,考虑到高收益债券市场的风险特征及投资逻辑不同于传统债券品种,现有的新型风险揭示工具在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实用转化及与相关机制衔接仍有待探究。
(二)金融科技赋能路径
为解决前述原始数据获取难、信息安全顾虑多等问题,建议以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为平台,在高收益债券市场稳慎探索“以隐私计算赋能数据采集、以区块链赋能数据监测、以AI算法赋能企业风险画像构建”的大数据赋能模式。
1.以隐私计算赋能数据采集,实现数据保密
确保信息安全是在债券市场复制大数据赋能模式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隐私计算技术在我国进入工程化应用期,可提供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的数据流通应用解决方案。
“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是隐私计算的重要理念基础,要在保护数据拥有者的权益安全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流通及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数据调取方在隐私计算框架下仅可读取到基于原始数据形成的密文等,不存在对数据提供方原始数据的曝光,但依然可获取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与价值。在部分场景中,隐私计算是以技术手段提供了类似于“财务报表”的功能——专业机构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隐私计算密文等),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数据内含信息),但是仅凭财务报表无法倒推出审计底稿(原始数据)的具体明细。
自2021年以来,各级管理部门对隐私计算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形成。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要“试验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模式,构建数据可信流通环境,提高数据流通效率”。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的通知》,提出要“鼓励各级平台采用联合建模、隐私计算等方式与金融机构深化合作,更好服务金融机构产品研发、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
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下,建议由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数据平台、征信公司等数据集成方开展隐私计算合作,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调用发行人的工商、水电、税务、社保、司法等数据,依托算法对发行人的多维信息进行校验分析,并在合法合规、经授权的前提下向投资者进行定向提供,助力投资机构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识别,提升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等高收益债券发行人的信息可得性,缓解信息不对称。
2.以区块链赋能数据监测,保障数据安全
区块链是能够实现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技术簇,为发行人大数据实现可信、可审计的流转与应用提供基础,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应用。例如,中央结算公司于国内首创了在债券受理环节应用区块链可信存证技术,实现受理封卷自动比对;2021年12月,中央网信办等十六部门公示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中央结算公司“区块链+风控管理”项目入选,探索以区块链为底层架构搭建簿记建档发行系统。
建议将隐私计算下的数据采集过程全程置于链上,打造可算、可查、可追溯的一体化应用平台。区块链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在于两方面。一是多维数据复核校验。依托智能合约,自动比对和清洗被导入的发行人水电、社保等大数据,同时将其与发行人提交的发行申报及信息披露材料交叉核验,发现异常偏移则自动提示。二是数据确权与追溯。区块链的时间戳、哈希值为历次数据流转及权属变动提供锚定点,如出现数据相关风险,可随时根据链上信息定位风险点与责任人,并启动业务流程对风险进行处置,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3.以人工智能赋能数据分析,构建风险画像
构建发行人风险画像的人工智能算法难以直接在海量原始数据上运行,形成结构化数据指标体系是进行算法分析的前置条件。当前,市场上可获取的企业信用信息1蕴含了大量的企业风险信号,需进一步将其提炼为能够表征企业风险且具有结构化特征的量化指标,建立包含原始指标、衍生指标、分析指标的多层级风险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基本建立后,可考虑尝试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监测模型,预测违约概率、动态调整风险定价。
以随机森林算法2为例,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等机构可探索基于企业在水电消耗、舆情动态、租金缴纳等领域的行为特点构建多棵决策树,并应用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高收益债券发行人的发展潜力与违约风险进行识别,在传统的发行申报材料之外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信息。譬如,在电费支出方面,可根据业界一般经验形成如下算法决策树(见图1),并在数值偏移超出阈值时进行预警;同时,对于异常情况也可进一步分级分类,同其他指标的研判与分类结果共同构成发行人的企业风险画像。
(三)实践方案设想
建议在实施和推广“投资人选择、发行人付费”的中介机构选聘机制等业务模式创新的同时,依托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以隐私计算赋能数据采集、以区块链赋能数据监测、以AI算法赋能企业风险画像构建,实现在大数据赋能模式下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为促进技术赋能模式在高收益债券市场落地,建议在政策层面进一步鼓励大数据有关应用,推动各方数据互联互通互享。
建议大数据融资赋能以发行人提交申请为起点,避免系统节点建设等成本前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经发行人授权,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等相关机构可通过隐私计算调取企业的水电、税务、工商等多维数据,对发行人进行风险画像构建,并根据授权定向提供给潜在投资者;在债券存续期,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可在隐私计算框架下定期调用、分析并依据授权定向为管理部门、投资人等提供风险预警信息。从数据调取的启动到最终的封存、销毁等环节,均需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维护的区块链上存证,并由智能合约进行信息交叉比对核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注:
1.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数据、工商信息、司法诉讼、经营情况(纳税、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进出口、知识产权、社会保险、水电气费缴纳)等。
2.随机森林算法是指集成多棵决策树投票结果进行预测的算法。在用户知道单棵决策树构建方式的前提下,集成大量的决策树,构建出随机森林。如要对新输入向量进行分类,便将输入向量放在随机森林中的每棵决策树下,由每棵树都给出一个分类,称之为“投票”(Vote),得票最多的分类为最终预测结果(Random Forests,Leo Breiman and Adele Cutler)。
参考文献
[1]袁博,等.隐私计算白皮书(2021年)[R/OL]. (2021-07-21)[2023-01-15].https://mp.weixin.qq.com/s/LrZSlyIhZmDJGS8qcPGd6w.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区块链白皮书[R/OL]. (2021-12-22)[2023-01-15].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112/t20211222_394418.htm.
[3]周平,等.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R/OL]. (2016-10-19)[2023-01-15].https://mp.weixin.qq.com/s/8e22gkkLrKlOuX8blHk5Uw.
◇ 本文原载《债券》2023年1月刊
◇ 作者:中央结算公司科创债课题组
◇ 编辑:廖雯雯 印颖
(责任编辑:时尚)
-
中新经纬11月23日电 据韩联社23日消息,韩国总统尹锡悦23日与特斯拉(TESLA)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以视频方式会面,并呼吁特斯拉对韩国进行投资。尹锡悦听取 ...[详细]
-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报表示,iPhone 14 Pro系列两款生产比重已由初期计划的50%提升至60%,未来不排除持续上调至65%,整体来说,目前iPhone新机在(AAPL.US)出货占 ...[详细]
-
文 / 李丹昱责编 / 高梦阳编辑 / 梁又匀“双十一”预售首日,一边是李佳琦高呼“所有女生”,一边是罗永浩开卖男士护肤品,淘宝直播迎来了久违的热闹。数据显示,10月24日预售当晚,李佳琦直播间上架了 ...[详细]
-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告诉第一财经,《若干政策措施》是二十大后第一个展示我国开放的重磅举措,不仅向外界传递了中国持续开放的积极信号,直接向外资尤其是制造业外资喊话,而且也是间接对金融市场的一种回 ...[详细]
-
乐居财经兰兰 11月18日,富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景中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富景中国是山东省最大的盆栽蔬菜生产商,山东省是2021年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省份。于2021年,按销售收 ...[详细]
-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产业集群党建协同创新中心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10月25日下午,由上海航天担任轮值主席,汇聚了航空、船舶、电气、仪电等肩负“大国重器”的央企国企,一个重器“莘”方阵发展共同体在上海闵 ...[详细]
-
餐厅员工在洗菜池洗脚?店方称员工被烫伤放水降温 市监局:检查未发现违规,已约谈餐厅
近日,有网传视频反映四川宜宾一家餐厅,有员工在洗菜池“洗脚”,引发网友关注。10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宜宾市叙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经现场检查,暂未发现视频反映情况,已对涉事餐厅进行约谈,并对其员 ...[详细]
-
10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指控两名中国公民试图阻碍针对一家企业的起诉,知情人士称该企业是华为公司。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有关情况。”汪文斌表示,我们 ...[详细]
-
补足方式增加!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也可用于补足北京社保卡支付不足部分
9月1日起,城镇职工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可刷社保卡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的医药费,北京市医保局日前又明确表示,不足部分除了可用现金补足外,也可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进行补足。在定点医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0月25日晚间,国民零食品牌披露2022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33亿元,净利0.93亿元。报告期内,三只松鼠延续了战略 ...[详细]